Wednesday, November 5, 2008

近距离认识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

ETF的特点

    ETF,英文全称为Exchange Traded Fund,直译为交易所交易基金。上证所在推出上证50ETF时,把ETF的中文名称确定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这个中文名称准确而完整地体现了ETF的内涵和特点:一种跟踪某一指数进行指数化投资的基金,一种开放式基金,在交易所上市交易。

  ETF综合了封闭式基金与开放式基金的优点,投资者既可以在二级市场(交易所市场)买卖ETF份额,又可以向基金公司申购或赎回。

    ETF的申购是以组合证券(所谓一篮子股票)换取相应的基金份额,赎回则是以基金份额换取相应的组合证券。一般来说,这一组合与该 ETF跟踪的指数的样本股同比例对应。以上证50ETF为例,其对应的就是上证50指数50只样本股按每个股票所占权重同比例配置的证券组合。

    ETF的交易

    为了创设方便,上证50ETF巧妙地设计了在发售创设期允许用现金和股票认购的方案。用于认购的股票必须是上证50样本股。发售结束后,为了让基金所持有的股票与上证50样本股构成同比例的配置,.基金公司将用投资者交纳的现金买入尚缺少的样本股,卖出在发售认购中投资者所交纳的样本股的多出部分,从而使ETF的持仓实现对上证50指数的完全同比例复制。这个过程叫做基金建仓。

    建仓完成后,ETF将申请在交易所上市交易。其交易分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二级市场, ETF本身是一个交易品种,投资者可以对其进行买卖;另一方面,在一级市场,可以进行ETF的申购和赎回,但此时的申购和赎回必须用组合证券(一篮子股票)进行,赎回所得的是相应的一篮子股票而不是现金。当然,你可以把此一篮子股票迅速在股票市场上抛售,获得现金。

    在申购和赎回所用的一篮子股票中,也允许包含少量现金,这是因为可能存在某只股票停牌而无法买人,或由于其他原因导致某只股票暂时流动性严重不足,无法及时足额买入。此外,当基金所持股票派发红利时,ETF中包含有少量现金。

    ETF上市后,将在交易日的交易时间内连续计算基金份额的净值,即ETF所含股票的即时市场价,并即时公布,上证50ETF每15秒计算并公布一次净值。ETF的交易价格以此净值为基础,从而也与指数的波动几乎保持一致。

    ETF的优点

    ETF大大扩大了样本股的流动性,扩大了市场容量;ETF提供了一种相当完美的指数化投资工具。指数化投资是一种"被动式投资管理",由于指数化投资无需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去研究上市公司,只需被动地保持与指数样本股比例一致,成本大为降低。

    此外,由于ETF只需在交易所调整指数样本股时(上证50指数每半年调整一次),相应地买入新入选的样本股,卖出被剔除的样本股,由于这种买卖行为很少发生,所以交易成本很代。

    上证50ETF的管理费为0.5%,而国内封闭式指数基金为1.25%,开放式指数基金为1.05%,托管费则分别为O.1%、0.25%、0.21%。在税收方面,买卖和申购赎回ETF免印花税,分红免缴所得税。

    与封闭式基金相比,ETF由于存在申购赎回的套利机制,不会出现大幅持续折价的现象;与开放式基金相比,ETF在交易所市场买卖和申购赎回,远比开放式基金在银行或证券公司申购赎回方便快捷。ETF透明度更高,像股票一样在交易时间内持续交易,价格和净值即时揭示,而开放式基金只能每日收盘后计算揭示一次基金净值,投资者在提交申购赎回申请时并不知道最终成交价。

    ETF对投资者的意义

    ETF适合所有的投资者操作。对中小散户来说,ETF帮助他们实现了从前只有大机构才能进行的指数化投资和用组合投资以分散风险。散户只需判断指数的涨跌进而决定买和卖即可,不必再为挑选个股伤透脑筋;一手(100份)ETF按目前的市场价格,不会超过100元,散户用小额资金也可以买到包含了50只50指数样本股的"篮子",从而实现分散投资降低个股风险的目的。而且通过投资ETF,散户为投资证券市场而付出的佣金、税收费用也得到大幅降低。

    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投资ETF也可以大大降低构建证券投资组合的成本,提高资产配置的效率。机构还可以通过用证券组合进行申购赎回,对ETF进行套利操作。

    对长期投资者来说,上证50ETF提供了一个成本更低的分享证券市场尤其是蓝筹股收益的工具。

    对短线投资者来说,ETF在交易时间内连续计算和揭示基金份额净值和交易价格,且与指数波动一致,只要判断准确,短线投资者很容易把握短线机会。

    ETF的套利机制

    由于ETF在二级市场交易,受供需关系的影响,会造成ETF市场交易价格与其净值之间产生偏差。此外,ETF收取管理费、付出交易成本以及分派股息红利,也会造成两者间一定的偏差。当这种偏差较大时,投资者就可以利用申购赎回机制进行套利交易。

    比如,当上证50ETF的市场交易价格高于基金份额净值时,投资者可以买人组合证券,用此组合证券申购ETF基金份额,再将基金份额在二级市场卖出,从而赚取扣除交易成本后的差额。相反,当ETF市场价格低于净值时,投资者可以买入ETF,然后通过一级市场赎回,换取一篮子股票,再在A股市场将股票抛掉,赚取其中的差价。

    套利机制给投资者提供了一种新的盈利机会,但其最大的作用其实在于,通过套利者的申购赎回交易,消除ETF交易价格与其净值之间的偏差,使ETF交易价始终与指数保持一致。

    必须强调的是,由于套利交易需要操作技巧和强大的技术工具,且一两个机构的一次套利交易就消除了套利的机会,因此,对散户而言,套利交易并不合适。上证50ETF上市后的申购赎回的起点是100万份,也决定了中小散户无法参与套利。

投資港股:ETF是首選

可見在資訊流通順暢,以機構投資者為主的成熟市場,要想戰勝指數,取得超額收益越來越不現實。連證券分析之父,巴菲特的老師格雷厄姆都極不情願地得出結論:已經不能再依靠基礎證券分析來獲取超額的投資回報了。既然難於戰勝指數,不如贏得指數,購買ETF基金。

     ETF是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的簡稱,是更純粹的指數基金。投資者可以像買賣封閉式基金或者股票一樣,在二級市場買賣ETF份額;又可在一級市場上向基金管理公司申購或贖回基金份額,即用一籃子股票換取基金份額或者以基金份額換回一籃子股票。這樣,ETF幾乎滿倉操作,資金使用效率高,管理成本低。當基金凈值與二級市場交易價格發生偏差,就會引發投資者在兩個市場上的套利交易,套利交易最終會使交易價格回到基金凈值附近。因此ETF表現更接近於標的指數。這樣投資者只要購買ETF,標的指數的漲幅就是投資者的收益率。

     香港目前有4隻ETF與香港股票指數表現掛鉤:以恒生指數為標的的盈富基金(2800)、恒生指數上市基金(2833),以國企股指數為標的的恒生H股指數上市基金(2828),追蹤紅籌、國企股表現的恒生新華富時中國25指數上市基金(2838)。

    港股的估值水準雖然比內地市場低,但要取得暴利是不現實的。即使長期戰勝指數的巴菲特和傳奇基金經理彼得.林奇都認為,大多投資者想取得滿意的回報,就該投資指數基金。所以內地投資者不應對投資港股的收益有幻想,投資于ETF是明智的選擇。

Thursday, October 9, 2008

加里·贝克尔:我们没有走向衰退

为了促进金融系统更加良好的运行,我们必须明确,现在应该立即采取的措施应对当前经济危机,还是进行长期的改革以减少未来经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此次金融危机具体的影响程度。尽管这次危机是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但它只能算是一次小型危机,特别是从其对产量 和就业方面的影响来看。在1931年至1941年10年时间内,美国的失业率高达25%,GDP陡然降低。而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也经受着同样程度的巨大危 机。就目前而言,此次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的GDP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失业率也仅仅是6%多一点。这两项指标虽然有继续恶化的趋势,但无论是从深度和广 度来看都无法与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相比。


财政部宣布对所有货币市场基金设置保险金额,并对存款进行全额保险,这有可能引发极大的道德风险。
然而此举措的出台 并没有引起市场上各界人士的争议。新出台的银行法案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国会通过救市计划,让财政部长能利用这笔高达7000亿美元的救市资金去购买银行资产 以增强银行系统的流动性。然而这其中的许多资产由于没有相应的市场,其价值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也就不具备市场价格。政府希望能够部分地通过拍卖的方 式而为这些资产创造出一个市场,因为这种方式能够让资产获得一个特定的价格。然后政府再根据这个价格最后决定是否购买。笔者希望认为最好先用极少部分的资 金来购买这部分资产,如果经济情况持续恶化,在逐渐追加购买的资金。


 一些消费者认为,正是那些金融机构的高层使得公司陷入困境,因此他们对动用救市资金帮助这些金融机构度过难关的想法普遍比较反感。尽管人们无法一一列举 那些导致公司陷入困境的众多高层们,但是由于众多企业都因为公司业务策略制订欠妥以及领导们管理不善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先例。此外,对金融机构高管薪筹的控 制将因外界的救助而成为一纸空文。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采取该项救市策略会让金融机构误以为如果以后投资再次出现问题,仍会有政府为其买单,该种道德风险对那些接受救助的银行所引发的后果目 前令人担忧。但是笔者发现当整个短期信贷体系濒临崩溃的时候,我们对此的担心应该稍微放松一些。不过,今年三月动用290亿美元的巨额资金购买贝尔斯登公 司不得不说是个错误之举。因为这触发着一个道德风险效应,那些在面临困境的金融机构,包括雷曼兄弟在内的其他投行都会认为如果经济情况再继续恶化,一定会 有政府出面挽救。而政府曾明确地表示,外国的中央银行是那些债券的主要大股东,因此完全没有必要给予他们以及其他股东如此全额的保护。


其中一项有问题的条款就是:政府有权收回所资助的银行的股本。早前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让政府扮演类似角色的建议。但笔者认为即便政府不具有对公司股票定价 的投票权,让政府持有私人金融机构的股本这一做法也是很不明智的。在金融历史上的许多例子,诸如目前的意大利航空公司(alitalia)的倒闭都充分说 明,当政府在私有企业拥有股权的时候,政治利益会大大超过经济利益。在此次救市计划中,如果一些银行大量削减某些政府要员所管辖地区的就业人数,或者向海 外转移就业时,就有可能发生类似的倒闭事件。


如果政府巨资救市计划失败,政府所设置的保险条款以及对银行资产的购买举措可能会使得纳税人承受着数千亿美元资产的损失。尽管新闻媒体曾大肆以头条如 “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等来渲染此种可能性,然而这种情况根本不可能发生,除非经济下滑并且持续维持大萧条局面,而此种事件发生的概率极低。事实上, 通过有效的拍卖,政府能够对救市资金加以很好的利用,如同在上世纪80年代的储贷危机中,政府组建了清债信托公司(Resolution Trust Corporation)处理坏帐,资金没有出现什么损失,并且最终政府能在向私人部门售出资产时获得收益。获得利润并不意味着政府的参与不明智,而是表 明对于纳税人的资金会出现损失只不过是一种夸大的说法而已。


暂时性的限制卖空就是政府对金融市场和其他市场困境进行救助的惯用手段之一,或者称为“枪杀信使”(shoot the messenger)。卖空并不会引发危机,但是会反应出人们对危机将会持续多久的预期理念,政府认为这种预期会掩盖市场上的有用信息,然而为了防止市场 上产生这种理念而出台该项禁令,将会对对冲基金造成不良影响,同时,还会引起其他市场的恐慌。


现今的金融系统基本是大规模地依靠金融衍生产品以及证券化产品,这其中存在一个极大的问题:金融专家在金融系统有可能会引发更大的风险方面欠缺了解,但却 十分清楚个人资产是怎样运作的。这就意味着:在面临多方面的压力时,人们对于极度复杂的金融体系如何运作知之甚少。鉴于这种局限性,很难提出一个长期而有 效的改革方法。不过,以下的这些措施确实能够减轻未来经济发生危机的可能性。

增大资本要求

  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在经济危机结束之后,应该增大与银行资产挂钩的资 本,以防止金融体系中出现资产中高杠杆比率的现象,而这种情况在过去几年内一直存在。必要的时候,美联储可以向投资银行和其他一些货币基金组织征收占其资 产份额极少的资本。并且,在资本衡量上,也应尽可能地将账面价值转为其市场价值,如公开交易的上市银行股票的市场价值。因为采用账面价值的衡量手段往往具 有严重的缺陷,就像上世纪90年代日本发生长达十年的金融危机,而那时的账面价值明显就没有体现出来。


出售两大房贷巨头

  政府应该加紧把房利美和房地美转手给无任何政府援助的私人企业。 尽管此次房市出现大混乱并非全由这两家房贷商造成,但它们在近几年里的表现也足以证实其在此次的房市危机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它们拥有或担保着12兆亿 美元房贷中近一半的资产,而其企业自身却只有相当薄弱的资本基础。诸如房贷利息免税等一系列政策极大得促进了房市的迅速发展,而其规模也远远超过了政府津 贴所能支撑的水平,与此同时,房市中也出现了本不该由政府赞助的企业。

不要再出现政府救市的情况

  随着新的长期金融政策的出台 和实施,应该摈弃掉以往银行和企业过分依赖政府的模式,这样一种模式不仅不适应于完全自由市场的经济体制,而且也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过去几年中发生的几次 政府救市的事件,其中一次就是克莱斯勒公司因业绩表现欠佳而申请破产。近些年来,一方面由于受到来自日本、韩国以及德国汽车行业强有力的冲击,另一面则是 由于其企业自身管理缺陷所导致,美国的汽车制造商们纷纷申请并获得政府的资金援助。因此,尽管在此次金融危机中,仍有一小部分情况可以归咎为“由于过多企 业陷入困境,因此才会出现整个市场失调的情形”,但归根到底,还是在于企业自身管理存在缺陷以及缺乏必要的市场竞争机制。

  那么,能否认为这次是最后一次“全球资本主义危机”了吗?这里引用了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在上世纪末席卷亚洲的金融风暴时所著的一本书名。书中索罗斯认为在每一个进入衰退的领域以及发生金融危机的地方,都存在着扼杀资本主义的危 机,而在早前,也就是19世纪中叶,卡尔-马克思即预言资本主义终将走向灭亡。尽管目前形的严峻性正被大大地低估,不过还可以认为在一个资本家主导的经济 环境下,世界经济早晚会复苏。


  这里,我们可以来做一个参考。在上次亚洲金融风暴发生后的十年里,出现了各种关于全球资本主义即将灭亡的说法,然而事实上,全球资本主 义不仅没有灭亡,而且正是因为全球范围内市场竞争力的带动使得世界GDP和贸易量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韩国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在亚洲金融风暴席卷 时,韩国国内经济蒙受巨大损失,而自那以后,经济却大跨步地向前飞跃。因此,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只要跨过现在这道坎,世界经济早晚会得到复苏。

加里·贝克尔简介:

加里·贝克尔(Gary S.Becker),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贝克尔与199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都是芝加哥大学的教授, 但科斯的科研成果主要是论文,而贝克尔则是多产的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在他所有的论著中,《生育率的经济分析》是当代西方人口经济学的创始之作;《人力资 本》是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经典,是席卷60年代经济学界的“经济思想上的人力投资革命”的起点;《家庭论》1981年在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时被该社称为是 贝克尔有关家庭问题的一本划时代的著作,是微观人口经济学的代表作。因而,这三部著作被西方经济学者称为“经典性”论著,具有深远的影响。此外,西方经济 学者把贝克尔的时间经济学和新的消费论称为“贝克尔革命”。

In order to promote a much smoother functioning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it is paramount to distinguish between the immediate steps needed to cope with the present crisis and the long-run reforms needed to reduce the likelihood of future crises. Let's start with the short-run fixes.

First of all, the magnitude of this financial disturbance should be placed in perspective. Although it is the most severe financial crisis since the Great Depression of the 1930s, it is a far smaller crisis, especially in terms of the effects on output and employment. The United States had about 25% unemployment during most of the decade from 1931 until 1941, and sharp falls in GDP. Other countries experienced economic difficulties of a similar magnitude. So far, American GDP has not yet fallen, and unemployment has reached only a little over 6%. Both figures are likely to get quite a bit worse, but they will nowhere approach those of the 1930s.

The Treasury's announced insurance of all money-market funds, and the full insurance of bank deposits, carry considerable moral hazard risks, but they have not aroused much controversy. The main thrust of the new banking law allows the Treasury secretary to purchase bank assets up to $700 billion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liquidity of the banking system. These assets are of uncertain worth since there is essentially no market for many of them, and hence they have no market price. The government hopes to create this market partly through using auctions, where banks would offer their assets at particular prices, and the government would decide whether to buy them. I would have preferred starting with a smaller dollar value of purchases, and up the amount if the situation deteriorates further.

Partly because many consumers are repelled by the intention to bail out companies and their executives who made decisions that got the companies into trouble, the new law includes income and severance pay limits for executives whose firms seek government help. Even though one cannot think much of executives who led their banks into such a mess, that is a bad precedent since it involves too much micromanagement of bank operations. Moreover, such salary controls can be evaded by very generous fringe benefits.

The moral-hazard consequences for banks receiving a bailout now is worrisome since they may expect to get rescued again by the government if their future investments turn sour. Yet while I find helping these banks highly distasteful, moral-hazard concerns should be temporarily relaxed when the whole short-term credit system is close to collapse. Still, the bank bill with its huge bailout does suggest that the $29 billion bailout of the bondholders of Bear Stearns in March was a mistake. It seemed to have a moral-hazard effect by encouraging Lehman Brothers and other investment banks to delay in raising more capital because they too might have expected the government to come to their rescue if times got much worse. Although the government was apparently concerned that foreign central banks were major holders of the bonds, it was unwise to give them and other bondholders such full protection.

One troubling provision is that the government can take an equity stake in banks it helps. Some economists have proposed a similar role for government equity in these banks. I believe it is unwise to give governments equity in private companies, even if the government does not have voting rights in company policies. Many examples in recent history, such as the current Alitalia fiasco, show that political interests outweigh economic ones when governments have some ownership of private companies. This is likely to happen in this bailout if some banks that are helped decide to sharply cut employment in the districts of some congressmen, or to transfer many jobs overseas.

Taxpayers may be stuck with hundreds of billions of dollars of losses from the various government insurance provisions and government purchases of assets. Although the media has made much of this possibility through headlines like "$700 Billion Bailout," such large losses are highly unlikely except in the low probability event that the economy falls into a sustained major depression. Indeed, with efficient auctions, the government may well make money on its actions, just as the Resolution Trust Corporation that took over many savings-and-loan banks during the 1980s crisis did not lose much, if any, money. By buying assets when they are depressed and waiting out the crisis, the government may have a profit on these assets when they are finally sold back to the private sector. Making money does not mean the government involvement is wise, but the likely losses to taxpayers are being greatly exaggerated.

The temporary banning of short sales is an example of a perennial approach to difficulties in financial markets and elsewhere; namely, "shoot the messenger." Short sales did not cause the crisis, but reflect beliefs about how long the slide will continue. Trying to prevent these beliefs from being expressed suppresses useful information, and also creates serious problems for many hedge funds that use short sales to hedge other risks. Their ban can also cause greater panic in other markets.

The main problem with the modern financial system based on widespread use of derivatives and securitization is that while financial specialists understand how individual assets function, even they have limited understanding of the aggregate risks created by the system. That is, insufficient appreciation of how the whole incredibly complex financial system operates when exposed to various types of stress. In light of such limitations, it is difficult to propose long-term reforms. Still, a few reforms seem reasonably likely to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future financial crises.

- Increase capital requirements. The capital requirements of banks relative to assets should be increased after the crisis is over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highly leveraged ratios of assets to capital i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during the past several years. Possibly a minimum ratio of capital to assets should be imposed by the Fed on investment banks and money funds. As much as possible, the measure of capital should not be its book value but its market value, such as the market value of publicly traded shares of banks. Book value measures, for example, apparently badly missed the plight of Japanese banks during their decade-long banking crisis of the 1990s.

- Sell Freddie and Fannie. The government should as quickly as possible sell Freddie Mac and Fannie Mae to fully private companies that receive no government insurance or other help. These two giants did not cause the housing mess, but in recent years they surely greatly contributed to it, partly through congressional pressure on them to increase their purchases of subprime loans. They have owned or guaranteed almost half of the $12 trillion in outstanding mortgages while having a small capital base. The housing market already has excessive amounts of government subsidies, such as from the tax exemption of interest on mortgages, and should not have government sponsored enterprises that insure 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

- No more bailouts. The "too big to fail" approach to banks and other companies should be abandoned as new long-term financial policies are developed. Such an approach is inconsistent with a free-market economy. It also has caused dubious company bailouts in the past, such as the large government loan years ago to Chrysler, a company that remained weak and should have been allowed to go into bankruptcy. All the American auto companies have asked for and received handouts too since they cannot compete against Japanese, Korean and German car makers, partly because these American companies have been incredibly badly managed. A "too many institutions in trouble to fail principle," as in the present financial crisis, may still be necessary on rare occasions, but failure of badly run large financial and other companies is healthy and indeed necessary for the survival of a robust free-enterprise competitive system.

Is this a final "Crisis of Global Capitalism" -- to borrow the title of a book by George Soros written shortly after the Asian financial crisis of 1997-98? The crisis that kills capitalism has been said to happen during every major recession and financial crisis ever since Karl Marx prophesized the collapse of capitalism in the middle of the 19th century. Although I admit to having greatly underestimated the severity of the current crisis, I am confident that sizable world economic growth will resume before very long under a mainly capitalist world economy.

Consider, for example, that in the decade after various predictions of the collapse of global capitalism following the Asian crisis, both world GDP and world trade experienced unprecedented growth thanks to the power of market competition on a global scale. The South Korean economy, for example, was pummeled during that crisis, but has had significant economic growth since. World economic growth will recover once we are over the present severe financial difficulties.

N·格里高利·曼昆 - 怎样对金融系统的资本进行重新调整

目前在经济学家中都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当前金融系统并不仅仅需要注入流动性,而是需要重新调整资本。此次金融危机的实质就是许多公司认定房价不会下跌,而事实上,房价的跌幅却前所未有。目前这些金融企业因为资金匮乏导致了他们不能很好的起到金融中介的作用。

(作为题外话,人们可能会问,这些公司为什么会如此愚蠢,肯定房价不会下跌呢?实际上,这是众多私人决策者受到了市场上众多国家政策制订者的误导,而对市 场作出错误判断的结果。他们中的许多企业都倾向于对有问题的贷款者提供贷款,而不是资产状况以及信誉良好的金融企业。但目前不是重新问责的时候。我们必须 正视当前所面对的困境。)

当前的问题就在于,我们怎样让金融企业重新获得资金?理想化一点,如果存在很多巴菲特,他们能站出来解决问题并且对金融机构进行资本的重新调配,这将是很不错的事情。然而,此举根本来不及阻止巨大的经济下滑。

一些经济学家曾经提出让这些金融机构通过私有渠道募集更多资本,但在此过程中政府能具体做些什么呢?目前来说,还不十分明确。作为一个合法的构想,这应该 能够实现。金融监管当局很有可能会使金融机构发生扭曲。将此方法称为“托尼·瑟普拉诺(Tony Soprano)法”:目前你已经有一个完美的银行,我不允许任何因素对其造成破坏。

其他一些经济学家曾经提出政府自身向金融机构注入资本,这将会引起几大问题。首先,对象是哪些金融机构?政府当然不愿意将纳税人的钱投掷于那些无力偿还并 且还没有意识到自身破产问题的“僵尸”企业。其次,政府的购买价格是多少?第三,这看起来多少有点象社会主义的行为。难道我们真的想政府开始扮演着老大的 角色持续操控着华尔街并且对资金来源进行分配吗?我很明确的表示:不愿意。

目前有一种想法有可能会解决这些问题:让政府充当未来巴菲特的一个沉默伙伴。

具体是这样运作的。当任何一个金融机构在一项交易中不吸引新的私有资本时,它将获得等量的公有资本。而纳税人作为私人投资者时,可以获得相同的条款。唯一的区别就在于政府在出售股票之前不具有投票权。

该项计划可以解决三大问题。私有部门而绝非政府能够剔除掉僵尸企业,制订价格,实现对公司的控制。

为什么那些资本化不足的企业能够获益更多呢?因为它们只需要从私有渠道募集一半的所需资金,这样一来,融资就变得更加得容易了。现实中并没有那么多的巴菲特,但政府可以通过充分调动其职能来扮演巴菲特的角色。

我相信,财政部已经对这7000亿美元救市资金的用途慎之又慎,考虑周全。我建议财政部可以对此资金设置一个上限,比如按照先来先得的原则调配3000亿 美元。设置上限的一个好处就在于它能鼓励金融机构在‘关门’之前迅速采取行动。考虑到破产速度之快,金融机构早一点获得资金,避免破产的胜算就更大。(普 莱)

以下是英文原文:

How to Recapitalize the Financial System

There is broad agreement among economists that what the financial system needs right now is not only an injection of liquidity but also a recapitalization. The essence of the current financial crisis is that many firms bet that housing prices would not fall; the prices fell nonetheless; and now these firms have too little capital to perform the crucial function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s an aside, one might ask, why did these firms make such bad bets? Essentially, it was a result of poor judgment among various private decisionmakers, encouraged by equally poor judgment of various public policymakers, many of whom were more interested in promoting homeownership among questionable borrowers than in the preserving the safety and soundness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But this is not the time for recriminations. We have to face up to the problem sitting in our laps.)

The question for the moment is, How can we get capital back into the financial system? Ideally, it would be great if more Warren Buffetts would step up to the plate and recapitalize financial firms with private money. Unfortunately, that might not happen fast enough to prevent a major economic downturn.

Some economists have proposed forcing these firms to go raise more capital from private sources. But how exactly can the government do that? It is not entirely clear how, as a legal matter, that can be accomplished. Perhaps regulators can twist the arms of th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Call it the Tony Soprano approach. “Nice bank you have here. I wouldn’t want anything bad to happen to it.”

Other economists have suggested that the government inject capital itself. That raises several questions. First, which firms? The government does not want to put taxpayer money into “zombie” firms that are in fact deeply insolvent but have not yet recognized it. Second, at what price should the government buy in? Third, isn’t this, kind of, like socialism? That is, do we really want the government to start playing a large, continuing role running Wall Street and allocating capital resources? I certainly don't.

Here is an idea that might deal with these problems: The government can stand ready to be a silent partner to future Warren Buffetts.

It could work as follows. Whenever any financial institution attracts new private capital in an arms-length transaction, it can access an equal amount of public capital. The taxpayer would get the same terms as the private investor. The only difference is that government’s shares would be nonvoting until the government sold the shares at a later date.

This plan would solve the three problems. The private sector rather than the government would weed out the zombie firms. The private sector rather than the government would set the price. And the private sector rather than the government would exercise corporate control.

Why would an undercapitalized financial firm take advantage of this offer? Because it would need to raise only half as much capital from private sources, that financing should be easier to come by. With Warren Buffetts in scarce supply, the government can in effect replicate them, by pigging backing on what they do.

I believe that Treasury has the discretion to use some of the $700 billion recently approved by Congress to make these equity injections. I would recommend that the Treasury announce an upper limit, say, $300 billion, allocated on a first-come, first-served basis. The limit would encourag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 act quickly to get in before the door closed. Given how fast matters are deteriorating, the sooner capital gets back into the financial system, the better.

Monday, September 22, 2008

潘大财经系列“经济学入门经典书籍推荐”

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学习在投资者群体中已经越来越流行了,很多投资者都试图通过学习经济学规律来更清晰的掌握股票、房产、债券的投资策略,来管窥宏观 经济和国际金融的运行动态,或以此更清晰的研判政策制定者的思路。但是,如果投资者错误地权责了经济学学习方法和参考书籍,将不但不利于掌握重要的经济学 原理,也将不利于在投资实务中正确地运用这些知识,而且还会挫伤继续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经济学书籍,关键是要选对一些经典的好书;而如果没有选好正确的入 门参考书的话,你的入门之路就将变得异常艰难。潘大今天就将为有兴趣学习经济学的投资者们推荐几本经济学入门的经典书,通过阅读和学习这些入门书籍,投资 者将能够对经济学有一个概要性的了解。不仅如此,在学习了这些书籍后,投资者将发现自己的投资之路将越走越宽广,作出的投资决策也将越来越有水平。

  为什么要学习一点经济学知识

  潘大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非常简单的,那就是因为经济学的知识很有用,但是你在学校的时候,又没有教你相应的知识,所以补充学习一些经济学的知识是有必要的。

  国外的个人投资者,往往并不需要专门补充经济学理论。一是因为他们童年是在商业化的大环境中成长的,而我们的投资者则是在计划经济环境中成长 的,对很多经济问题缺乏直观的体验。二是国外的教育体系中包括经济学的内容,亚当斯密或者凯恩斯的基本思想是有在少年教育阶段就有学习的,而我们的投资者 学的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那一套。这些都是差距,也是你需要学习经济学基础知识的原因。

  有的投资者认为他很忙,缺乏学习经济学书籍的时间,这并不正确。持类似观点的朋友们可能没有意识到,你与这个投资市场,是要打一辈子交道的。这 个时间甚至比你干你老本行工作的时间都要长,即使你退休后也往往都还不能避免与市场的接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抽一点时间阅读经济学的书,并不浪费你的时 间。

  还有的投资者认为,经济学很难学,是所谓的专家教授才必须学的东西,这个观点就更荒谬了。前面说过,欧美的小朋友都要学的东西,怎么会很困难 呢?事实上,经济学要比理工科的知识好学的多,也容易的多。认为经济学很难,无非就是一个不学习的借口罢了,事实上经济学的基础知识都很好学。

  另外有投资者认为,经济学专家教授炒股都是亏的,所以学这个东西没用,这就更可笑了。事实上经济学家只要炒股,基本上都是赚的。比如凯恩斯,就 是发明宏观调控的那位经济学家,他30年代炒股,可是赚大发了,钱多的到他孙子辈都用不完。还有投资ST盐湖赚了8倍的那位人民大学金融学院教授,他不是 不赚钱吗,不赚钱你们怎么要骂他呢?潘大认为,你有空骂他,还不如把他的本事学到手更实际一点!

  总的来说,潘大认为,学点经济学的知识对投资者是很有好处的。有的投资者,在一点经济学常识都不知道的情况下,仅凭股评家的几句话,就把几十上 百万的钱往股市里投,亏了一大半还脸不红心不跳。这种人属于典型的勇有余而智不足的人,投资者都应该要努力避免成为这种反面教材。

  《经济学原理》,曼昆著,梁小民译

《经济学原理》,难度指数:★

去卓越网:购买微观分册购买宏观分册

去当当网:购买微观分册购买宏观分册

  曼昆(Gregory Mankiw)的这本《经济学原理》,潘大以前就给投资者朋友介绍过。要说这本书有什么特点,潘大认为主要有两点。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简单易学,没有任何基 础的人都可以至少学懂95%,因为它没有任何高深的理论,而且基本上所有理论都配有案例,非常直观易懂。这本书的第二大特点就是知识覆盖面很广,传授的是 广义的经济学原理。比如像货币银行学、财政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内容,在这本书中都被浓缩成为一到两章的内容。因此,通过这本书,初学者可以非常全面 的对经济学的内容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是国内目前销量第一的经济学入门读物。曼昆在书中归纳出的著名的“经济学十大原理”,也是国内很多教材百抄不厌的对象。 译者梁小民,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著名经济学专家,翻译的质量很高。总的来说,这本书浅显易懂,非常适合没有任何基础的投资者阅读。

  《经济学》,萨缪尔森著,萧琛译

《经济学》,难度指数:★★★

去卓越网购买去当当网购买

  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的这本《经济学》,真可谓是经典中的经典!不说别的,单说出版次数吧,它自1848年初版以来,已经再版到了第18版了。该书作着萨 缪尔森,是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英国著名杂志《经济学家》认为:“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一书,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重要的影 响。”潘大认为《经济学家》这样的评论是毫不为过的,因为即使在中国,也有非常多人喜爱阅读这本书。这本书早年的中国读者,有的成为了大金融家,有的成为 政策制定者,还有的成为了最著名的经济学教授。总的来说,它是一本质量非常高的经济学教材。

  萨缪尔森的《经济学》这本书,难度要略高于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但仍然是一本针对初学者的经济学教材。这本书案例不多,但文字和论述非常严 谨,此外它也是国外累计销量最高的一本经济学教科书。潘大认为,这本书是经济学业余爱好者必读的一本书,也是各级干部的办公室书架上必摆的一本书。想知道 一位诺贝尔奖得主眼中的经济学是怎样的吗,想知道我国官员为什么最喜欢这本书吗?通过阅读,相信你不难找到答案。

  《经济学》,斯蒂格利茨著,黄险峰译

《经济学》,难度指数:★★

去卓越网购买去当当网购买

  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所著的《经济学》,是另一本全球闻名的经济学教科书,作者斯蒂格利茨是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我们都知道,美国克林顿政府执政 期间,是美国经济罕见的高增长低通胀的时期,而斯蒂格利茨正是克林顿经济智囊团的重要人物。本书与萨缪尔森版《经济学》不同的是,本书重视不完全竞争和信 息经济学,且加入了一般教科书中没有的“博弈论”一章。

  斯蒂格利茨非常重视中国,他特地在该书开头为中国读者写了一封信。斯蒂格利茨说:“《经济学》(第三版)更系统、更科学地为读者提供了这些原理,使读者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现阶段的问题,还可以了解中国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

  该书的很多章节都特别有趣。比如在讲到垄断市场的概念时,引用的是我们熟悉的微软反垄断案为案例。毫无疑问,这些有趣的、贴近生活的案例,对于读者更好的理解该书的内容,是很有帮助的。

  潘大相信,这本书对21世纪的经济爱好者是特别有用的。该书不仅教会了读者怎样理解新经济现象,怎样解释数字时代的经济问题,还告诉了读者怎样 评价亚洲金融危机,以及怎样看待前苏联、东欧和中国的经济转轨。总的来说,这本书特别贴近时代,贴近中国,又是大师亲笔所著的教材,各位读者不容错过。

  《牛奶可乐经济学》,弗兰克著,闾佳译

《牛奶可乐经济学》,难度指数:★

去卓越网购买去当当网购买

  弗兰克(Robert Frank)的《牛奶可乐经济学》,是一本经济学畅销书,也是潘大专为女性读者推荐经济学参考书。这本书从牛奶与可乐包装的不同说起,通过讲故事的方式, 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这本在国外就非常畅销的书籍,在今年初被引进国内后,连续多周出现在图书销售排行榜中。该书面向女性市场,通 过女性朋友关注的模特、打折、超市、酒吧等方面的案例,讲述经济学故事,值得女性朋友一读。

  当然,这本书与前面三本书不同,它不是一本教科书,而是一本畅销书。您在阅读了该书后,如果希望能得到大师们的指点,还是应该要参考上面三本经济学教科书。

  《吴敬琏专集》,吴敬琏著

《吴敬琏专集》,难度指数:★★★★★

去卓越网购买去当当网购买

  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读一读《吴敬琏专集》,将显得特别有意义。

  吴敬琏是著名的中国经济专家,如果投资者读了上面几本外国大师的书觉得不过瘾,那么吴敬琏的这本精选文集就将告诉你中国经济与西方国家经济的不同之处。

  吴敬琏的这本书,收录了吴敬琏从1982年至2005年的全部重要文章,该书因此也客观的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变化。相信投资者在阅读这本书后,将能对中国经济的一些特殊现象有更深刻的领悟。

  吴敬琏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的智库之一,目前的经济政策制定者当中也有很多吴老的学生。因此潘大建议,投资者一定要读一读吴敬琏的这本书,它对提高投资者研判经济政策走向的能力,是很有好处的。

  总结

  生而知之者,上也;

  学而知之者,次也;

  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孔夫子

  潘大认为,正如孔夫子所言,对于成功的投资者,勤奋学习的结果,将为您的投资之路锦上添花。对于还没有入门的投资者,尽快熟读一两本入门的经济 学书籍,对于你少走弯路是很重要的。对于亏了钱的投资者,越早补习自己缺乏的东西,您将越早受益。对于亏了钱还拒绝学习的投资者,或许“民斯为下矣”就将 是您惨淡的结局。

Sunday, September 21, 2008

做人、做事、交朋友

心量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还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量。做人的心量有多大,人生的成就就有多大。不为一己之利去争、去斗、去夺,扫除报复之心和嫉妒之念,自然“心底无私天地宽”。

“虎溪三笑”的启示有容乃大

做人就是要为自己喝彩也为别人喝彩,这样才会领略到生命的美丽;做事就是要用行动来兑现曾经的心动,肯付出力气并能享受到成功后的喜悦;交朋友就是要自己先够朋友,然后创造出一个由知己构成的称心的生活圈子。

太多的人终其一生都是踏着别人的脚步决定怎样为人,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他们尽可能使自己做人的品质、做事的格调、交朋友的方式遵照约定俗成的标 准,以至逐渐失掉自我。聪明的人就不是这样。聪明人的为人之道是:做人有境界、做事有技巧、交朋友有窍门,因而活得轻松、惬意。

人生旅程是短暂的,也是漫长的。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空间,每份空间有无尽的故事,故事里有笑也有泪;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舞台,各自在舞台上扮演着种种角色,角色有大也有小。

一个故事是一个人生,一种角色也是一种人生。虽然人生是很大的话题,虽然人生有许多做也做不完的事情,但当我们走到生命的终点,站在人生尽头处蓦然回首, 会突然发现一生为人谈论的话题只有三件事,用实际行动去做的也只有三件事,即:做人、做事、交朋友。做人、做事、交朋友是人性、人生的折射,是贯穿人生始 终的线索。

做人
做人是为人三件事中最难做的一件事。它对人的成长和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是做出来的,做人是一种修养。人活一天就得做一天人,尽一天责,就得讲一天修 养。只要一息尚存,修养就一刻也不能放松。做人不但是大难事,也是大艺术。从普通平凡的人提升到不普通、不平凡的人;从不普通不平凡提升到超凡脱俗;再从 超凡脱俗,提升到鹤立鸡群,独特独造,这就达到了“做人”的最高标准,最高艺术境界。

做事
做事是做人的延续和体现。做人首先要做事,做人的价值正是在做事中不断实现的。没有做出事来,做人就只是一句空话。做事是做人的体现,什么品格的人就会做 出什么层次的事。万事从小事做起,是人生最大的学问。当你把每一件小事当成大事来做,你就锁定了成功;当你把每一个小成功和每一个小进步当成毕生的追求 时,你就是在享受人生。

交朋友
朋友的数量多寡、品味高下是一个人做人、做事成功与否的标志。朋友是上苍对人类做人、做事的最珍贵奖赏,要了解一个人的底细看他的朋友就知道了。种瓜得 瓜,种豆得豆。我们平时在地上随便撒下的种子,到了适当的时候,会出乎我们意料之外发芽长叶,显示出它们的善或恶。我们如不在撒种的时候小心选择,就无法 在它结果的时候再去控制了。交朋友也是如此。忠实、守信、贴心、双赢,是人在交朋友时必须注意的标准。

做人是一种境界,需要技巧;做事是一种技巧,需要境界。做人就是做事,做事就是做人,当做人和做事相互交融时,做人中掺入了技巧,做事时透出了境界,再到社会上去交朋友,人生就其乐无穷。

Wednesday, September 17, 2008

市场化,提升经济效率。

谢国忠:

他 依旧对全球经济前景不抱乐观。他给出两个标志: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被市场重新定价并再流通——这是金融危机见底;公司能够融资并再投资,需求开始回归—— 这是实体经济见底。“美国经济见底并恢复估计要四五年。中国希望靠美国经济复苏把我们拉上来,而必须要另外杀出一条血路来。”他坦言。“杀出血路”的利器,就是提升中国经济效率,“改革是唯一出路。”而他认为,在财政收支、金融资本政策控制、价格体系政府控制中,存在着相当多低效率的地方。“降低政府在经济中的重要程度,可能解决中国目前面临的经济问题。

Tuesday, September 2, 2008

谢国忠:中国没有巴菲特

2007年旧文,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劝诱或投资建议。

谢国忠:中国没有巴菲特


谢国忠=文 2007年5月17日

当前中国股市的投资故事中缺少了巴菲特价值投资中的两个重要元素,一个是估值,另一个是盈利模式的可持续性
《财经》杂志 /总185期

巴菲特对中国人来说毫不陌生。最近,他的名字出现得更频繁了。因为很多人把他们在中国股市的成功,归因于运用了巴菲特的智慧。

中国真的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巴菲特式的投资者吗?是不是这样的原因使市场创出新高?我思索许久,却得到相反的答案。很多自以为模仿巴菲特的人,其实是在投机。中国的股市正处在泡沫和过度的狂热之中,这是巴菲特最不愿投资的市场。

香港之鉴

很多人都在目前这轮牛市中大发其财。当然,这也是一种成就。不过,赚钱就意味着接近巴菲特了吗?我表示怀疑。

伟 大的投资者需要经历时间的考验。巴菲特在他一生中创造了年均28%的收益水平,这相当于10年中增长11.8倍或30年中增长1645倍。我认识的一些投 资者从2005年中开始的牛市里已经取得了6倍至10倍的收益。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这样的回报是很不容易的,但这并不能把他们变成巴菲特。他们的成就可 能来自技巧,也可能来自运气。事实上,一些强有力的证据表明,他们的成功完全得益于市场趋势,即运气,而不是个人的投资技巧。这样赚到的钱来得快,去得也 快。

1997年,香港股市楼市飘红,投资气氛炽热。似乎每个人都投身股市或楼市,很少有人能在白天专心工作。有人不无嫉妒地跟我 说,“起台风的时候,连猪都会飞。”的确,很多人都变得非常富有,至少当时是如此。但务实的香港人把他们挣的钱花在名牌服装之类的东西上,而不在意把自己 标榜为巴菲特。尽管每个人都明白在这样的市场投资是走钢丝,但没有人相信泡沫破裂就在眼前。

当时,很少有人能想到,泰铢这样一种次要货币的崩溃会摧垮整个牛市。泰铢崩盘造成了“多米诺骨牌”效应。日本的银行是东南亚重要的债权人,他们在这场经济危机中损失惨重,资产负债表大幅缩水。他们也是香港的债主,在危机爆发五个月后,他们开始从香港市场撤资。

香港股市在1997年秋天开始暴跌,至1998年夏天到达底部,此时的恒生指数已较高点时跌去三分之二。而不动产的价格在一年中下跌了一半,在2000年高科技泡沫时经历短暂复苏后,又持续下跌,直到2003年的SARS时期才触底,累计跌幅达75%。

泡 沫破灭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痛苦。整整一代香港人在熊市中长大,未来在他们眼中一片暗淡。他们在自己思维定型走向成熟的年纪里,经历着资产价格不断的缩水。 这令他们在一生中都不敢冒大的风险。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的香港楼市在种种狂热之中仍然表现温和,价格仅相当于1997年危机前水平的一半。

市 场的反转非常迟缓。开发商不得不暗地里打折销售。只有在金融业集中的地段,地产价格才出现了明显的上涨。这其实是全球流动性泡沫的一部分,因为泡沫使得对 冲基金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迅速壮大。这些基金在为他们的投资人赚取第一块钱之前,先要收取2%的管理费,这笔收入使他们居住的街区的房价猛涨。

中国故事

类 似的故事可能正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发生。飞涨的股市和十年前的香港市场惊人的相似。城市里不断流传着投资某只股票暴富的神话。其中,被谈论最多的一只股票是 贵州茅台。传说的一个典型版本是:一个退休者把他所有的储蓄都买了茅台股票,现在成了亿万富翁。茅台股票的估值水平之高令人咋舌,其业务量也因为股市的繁 荣而扩大——股市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加大了对50年陈酿茅台的需求。

但我有点疑惑的是,究竟有多少50年陈酿的茅台酒?难道它们在“文革”时没有被红卫兵毁掉吗?不过,只要有大量资金竞相追逐,茅台的神话就会延续下去。

巴菲特也成为茅台故事的一部分。故事是这样讲的:第一,茅台是中国的名牌;第二,中国人喜欢茅台;第三,随着经济发展和财富增长,人们会消费越来越多的茅台。所以,根据巴菲特的原则,应当长期持有这只股票。

但是,这个故事缺少了巴菲特价值投资中的两个重要元素,一个是估值,另一个是盈利模式的可持续性。巴菲特的根本原则是在合适的价格买入一家好公司。但当一家好公司的股票以100倍市盈率交易时,这通常是一笔坏的投资。好公司和好股票并不能画等号。

对 茅台酒的需求也存在疑问。茅台需求的一大部分是来自招待官员。当一种商品被政府官员相中之后,其价格就会飙升,因为商人会不惜代价地购买它。不过,茅台属 于高度酒。全球范围内,考虑到健康的原因,高度酒的消费已连续20年下降。中国也会面临这一趋势。到医生告诫官员们不要再喝茅台酒的时候,再看看茅台的价 格吧。尽管茅台有一个好的品牌,它的价值仍取决于公司未来能否不断调整自身以适应市场口味的变化。它的未来并不像多数投资者现在想的那么安全可靠。

金钱会改变人。我注意到,新的暴富阶层有一些独特的地方。他们最新养成的两个生活习惯是饮茶和谈佛。

关于前者,我指的不是普通的喝茶,而是像法国人谈论葡萄酒那样谈论茶。这并没有什么不好,但这确实给市场带来了真实影响,陈年普洱茶的价格暴涨。你也许不会把某种茶叶的价格上涨和股市联系在一起。但是你会看到,当股市泡沫破裂时,普洱茶价会走向何方。

佛教是另一个热门话题。富人的精神需求本身并无任何坏处,但它造成了佛像等商品的价格上升。当看到如此众多的人都拥有罕见的佛教物品时,我免不了会想:这些东西以前都在哪儿呢?

巴菲特法则难有效

除了茶和佛,谈论巴菲特是最为时髦的。在发财以前,人们不会介意财富是来自遗产还是彩票。但发财以后,人们希望其他人相信,他们的富有是因为自己特殊的能力。自然地,那些在股市里淘到金的人们就把自己的故事描绘得像沃伦巴菲特那样。

有些人的确是因为聪明才智而发财,但大多数人只是运气好——碰巧在正确的时间入市。但我不能确信,有人已经做到巴菲特那样。中国股市还没有成熟到让巴菲特的法则有效地发挥作用。

首 先,让我们来看看投资表现。在股权分置改革后,上证综指大约在2005年中到达800至900点的底部。从那以后,这一指数已经上涨了350%。这样的表 现,部分原因是新股上市首日就被纳入指数计算。去年下半年,政府改变了这种做法。另外,由于新发行的大型国企的股份在指数中占有很大权重,目前的指数和两 年前有较大的不可比性。所以,你手中的股票可能没有上涨350%那么多,我估计收益水平大约在200%。

如果市场涨到原来的三倍,很多高风险股票可能涨得更多。例如,细价股(small cap stocks)通常在牛市中涨幅更大,同时在熊市中跌幅更大。这种股票被称为高β值股票。

β系数是一只股票相对于整个市场的相对波动幅度。成熟市场细价股的β系数大约在1.5左右,也就是说,它们的波动比市场要大三分之一。我粗略估计的结果是,中国细价股的β值已经超过2。因此市场上涨2倍,它们会上涨5倍。

很 多中国的投资者喜欢吹嘘他们的收益率。因为他们通常持有细价股,如果他们自2005年中以来收益超过500%,他们就跑赢了市场。如果持有风险更高的股 票,他们的收益甚至可能更高。因此,高收益率并不意味着投资表现好。获得相对于市场整体更高的收益,也就承担着相对市场整体更大的风险。

与 β值相对应的是α值。α是通过好的选股策略而非增加风险水平所带来的超过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例如,如果两只钢铁股在同样的估值水平上交易,聪明的投资者 会选取质量较好的那一家。假以时日,这只股票的表现会优于大势。这种超额回报就是α。很多对冲基金都宣称自己是α的创造者,从而收取更高的管理费(例如 2%,而平均水平为0.5%)和利润分成(投资收益的20%)。

事实与此相去甚远。最近的学术研究表明,对冲基金的良好表现主要是β 而非α的作用。例如,很多对冲基金都集中投资于热门大宗商品、细价股或新兴市场,这些部门在宏观趋势下表现强劲,这都属于β一类。不过,有人认为,基金经 理选择了正确的行业,因此他们的表现不仅来自运气。这方面的辩论还会继续下去,但无论如何,他们的表现与选择了好公司关系不大,而这才是α的本质。

中 国的投资者借用巴菲特来解释他们的成功,我想现在还为时过早。巴菲特的方法,是选择好的公司并在低价或合理价格时买入。这种方法通常排斥那些快速上涨的热 门股,因为热门股的定义就是高估值。例如,巴菲特的方法在高科技行业就不大有用。苹果公司在五年前被乔布斯收购后,其股票上涨了10倍。这完全是因为他创 造非凡新产品的能力。巴菲特的方法会忽略这一方面。这就是为什么巴菲特错过了20世纪90年代的科技股繁荣。

巴菲特方法选出的股票一般上涨得更稳健,而不是更快。相反,中国的投资者着迷于热门股。人们推荐股票时给出的目标价格通常是在一年内有数倍的涨幅,这很难成为一个巴菲特式的目标。

中 国的股票经常是不论质地好坏,齐涨齐跌。市场中的股票总是不停地在变,巴菲特的方法少有用武之地。招商银行和万科是能够持续为股东带来回报的少有例子。占 据市场的国有企业更多地凭政府政策实现盈利。从长期看,这种政府保护行业的风险是很高的。民营企业则通常依赖于某个创始人,如果这个人因某种原因离开,公 司很快会陷入困境。这些特点使巴菲特方法在中国的市场上很难适用。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投资者像巴菲特那样侃侃而谈,同时进行的却是短线操作。

巴 菲特的方法只在于实现α。这需要有一个上市公司众多的成熟市场。美国股市有近万家上市公司。“二战”以后,美国经济还从未经历过萧条(即GDP负增长超过 5%)。相反,美国经济在19世纪几乎每十年就经历一次萧条。那时,就算是巴菲特,也难以成功。经济的巨大稳定性给了巴菲特法则发挥作用的机会。在这个意 义上说,他也是交了好运。

总之,我怀疑眼下对巴菲特的热议只是牛市的产物。当泡沫破灭时,不会再有多少人提起他。当上海 A股超过2500 点时,中国股市就进入了泡沫状态。泡沫也有它的自然寿命,它是由人的心理驱动的。一场股市泡沫持续三年也是可能的,并能让市盈率超过60倍,也就是正常估 值水平的4倍。

中国投资者经常把泡沫破裂与政府干预联系起来,认为只要政府不干预,泡沫就可以永远存在下去。这是错误的。泡沫会自己 破裂。美国在1929年、日本在1989年就是如此。香港的崩盘是由外部干扰引起的,科技股泡沫则因产能过剩在2000年破裂。你永远都不知道泡沫会怎样 破,但它们总是会破的。■


+++++++++++++++++++++++++++++++++++++++++++++++++++++++++++++++++++++++++++++++++++++++++++++++++++

许小年:中国为什么不出巴菲特?

原文:http://xuxiaonian.blog.sohu.com/83344952.html

  

  根据《福布斯》杂志的最新排名,美国股民巴菲特以620亿美元的身家成为世界首富,长期占据这一位置的比尔·盖茨跌至第三,第二位为墨西哥电信大亨夺得,全球最富有的华人李嘉诚位居第十一。

  世界最富有的10人中,印度人4名,美国人2名,墨西哥、俄罗斯、瑞典和德国各占一席。在拥有10亿美元以上家产的1125人中,中国大陆有 42人,虽然比去年增加了22人,但无法和美国的469人相比,也低于印度的53名。大陆首富在福布斯榜上排第125位,印度的首富米塔尔则紧随盖茨排第 四位。可见超级富豪的产生和经济的发达程度有一定关系,却又不是决定性因素。以美国作为比较的标准或许不大合适,更有意义的问题是“中国为什么不出米塔 尔”。

  造就富豪当然不是经济发展的目标,富豪多了对社会却无疑是件好事。在自愿交易的市场经济中,企业首先要为社会创造价值,才能售出产品和服务,企 业家才能从销售收入中获取利润和积累个人财富。巴菲特的620亿美元来自他为股东创造价值的分成,股东用货币投票的方式承认了他的贡献。同理,微软公司的 软件极大地提高了电脑的使用效率,盖茨的580亿美元仅仅是微软所创社会价值的一小部分。

  承认个人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对勇于承担风险者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足够的经济补偿,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个人潜能 的发挥是保持社会活力的根本之道。任何社会都是先行者寡,跟随者众,大众如何对待少数先行者以及如何制度化地激励先行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发展的 路径。

  中国传统社会的哲学是 “枪打出头鸟”,“不患寡而患不均”,以中庸为至善,以迎合多数为美德,歧视和压抑作为少数的先行者,于是保守、落后和愚昧伴随了我们两千多年。在中文的 语境中,“富豪”一词的内涵似乎就是“为富不仁”和“巧取豪夺”,表面尊崇,实为贬斥,而“商人”的称呼就总带有“无商不奸”的意味。古代中国社会被划分 为士、农、工、商四个阶层,商人处于最底部,高居金字塔尖的是科举出身的官员。

  马克斯·韦伯指出,主流的儒家意识形态鄙视经商和营利,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可能在传统中国社会中产生 (《儒教与道教》,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而“以赚钱为天职”的英国商人则抓住了蒸汽技术革命的历史机遇,带领英国率先进入工业社会(《新教伦理与 资本主义精神》,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韦伯追溯历史,将英国商人地位的改变归功于宗教改革,特别是新教的兴起。新教一扫商人富有但卑微龌龊的 社会成见,视经商为上帝指定的职业,认为履行职业义务而获取财富不仅在道德上是可取的,并且是信徒必须身体力行的。新教“为新型企业家的生活提供了道德基 础和支持”,商人从此挺起胸膛做人,理直气壮赚钱。

尽管后人对韦伯的研究颇多争议,例如信奉天主教的意大利,历史上也曾出现过“资本主义萌芽”,但韦伯的核心观点为各家所接受——虽然并非充分条件, 社会观念的转变却是近代经济生成与发展的必要条件。换言之,新的精神和伦理未必导致新的经济形态,而旧有的意识环境却绝无可能支持新的生产方式。从传统社 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必须破除和抛弃传统观念,但仅有这一点是不够的,其他方面也要跟上,尤其是技术和制度上的创新。

  韦伯论及意识对经济的影响,英国并非孤证,从近代资本主义的诞生地荷兰,到后起的瑞士、德国和美国,新教国家构成了世界发达市场经济的主体。我 国的改革开放也提供了东方的案例,若非当年小平同志主张“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若不形成“致富光荣”的社会风气,就不可能有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而民营 企业为社会所创造的价值有目共睹,它们奠定了中国经济长期繁荣的最重要基础。

  虽然“致富光荣”表面上已为社会所接受,真的有人富起来之后,反而有可能因此而增添了一份“原罪”,陷入天然的社会舆论劣势。今年的“两会” 上,工商界委员提案修改《劳动法》和降低最高所得税率,立即被指责为替少数富人谋利,有违全国政协赋予的崇高使命;而来自国有电力公司的委员呼吁提高电 价,却不见民情激愤。同样履行自己的职责,为自己所代表的利益集团说话,为何社会反应截然不同?可否解释为士、农、工、商的潜意识回潮?或者叫做转型社会 中的双重标准?

  政协委员不是慈善家,他们不可能也不应该“兼善天下”,保障农、工利益靠议政和立法机构中的农、工代表。在法制的框架下,农、工、商各讲自己的 话,各自争取本集团的利益,通过公平和透明的博弈,达成利益调整的各项协议。我国政协和人大为各方的利益博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是 增加农、工、商的名额,降低“士”也就是官员的比例,因为从理论上讲,“士”并非独立的利益主体,“士”所代表的国家利益归根结底是农、工、商的利益,是 13亿国民个人利益的总和。

  回到本文的题目,中国为什么不出巴菲特(或者米尔塔)?答案如同沙漠里种不成庄稼一样,皆由土壤和气候所致,与种子并无太大关系。产生巴菲特的 土壤是产权制度,尊重和保护私人产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名义侵犯他人产权,无论产权的所有者是富豪还是低收入阶层,也无论侵权的名义是公益还是提携弱势群 体。

  巴菲特和盖茨所需要的气候是一种社会意识,它承认和尊重价值创造者,承认和尊重由此而积累起来的财富。形成这样的社会意识要有理性作为基础,不 要问你的财富比巴菲特和盖茨少多少,而要问如果没有他们,你的财富是否会更少?你愿意生活在没有他们的均平世界上?还是有了他们而你的生活会更好的社会 中?熊掌和鱼不可兼得,均平世界不可能产生巴菲特与盖茨,收入一旦平均分配,巴、盖之辈即失去冒险和创新的激励。最根本的问题是你到底想要什么,是“他拿 大头,我拿小头”,还是“宁可我少得,也不让他多得”?

  市场经济需要理性,有理性才有平常心。当人们对富豪不再是嫉恨与羡慕交集,不再是口诛笔伐而心向往之,对私人产权的保护就会更加有力,价值创造 者的社会地位就越高,巴菲特与盖茨就会不断涌现出来,不仅给社会带来更多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和新思维,而且也会以他们两位为榜样,捐赠财产,回馈社 会。毕竟财富再多100亿,对他们的物质生活已无实质影响,而只代表人生价值的更进一步。财富产生幸福感之大,莫过于报答社会,这也是富豪应有的理性。

(2008年03月15日 经济观察报)

++++++++++++++++++++++++++++++++++++++++++++++++++++++++++++++++++++++

金岩石:中国股市为什么不会产生巴菲特?

原文:http://jinyanshi.blog.sohu.com/89053896.html

中国股市为什么不会产生巴菲特?

本文首发于《上海证券报》2008年6月2日,B1理财版金岩石专栏。

从沪指三千到六千,股民唱响了一首歌:死了都不卖!从沪指六千到三千,人们也在默默唱着:不卖就得死!许多人把巴菲特的价值投资解读为买了就不卖,以为长期持有股票赚了钱就是巴菲特的信徒,这样的巴菲特解读值得商榷。

在解读巴菲特的投资模式之前,请每个人先设想一个金融家的形象:穿什么牌子的衣服?开什么车?住在哪里?办公桌上有什么?出门必带什么?和什么样的人在哪 里吃饭?等等。这时我再来描述巴菲特的生活细节:他住的地方相当于中国贵阳的郊区小镇,房子还是1958年花了5.8万美元买的,常常穿牛仔裤在肯德基请 客,办公桌上没有电脑,几乎不携带手机,肯定不会发短信。每年一次和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慈善拍卖,去年以62万美金中标的是中国人段永平,吃过饭后让段永平 震撼的是:他上了豪华奔驰,巴菲特上了一辆卡车!现在请对比一下,这个巴菲特和你设想的金融家是一类人吗?其实,巴菲特早就来过中国,是和比尔。盖茨一起 来的,当时人们都像追星族一样围着盖茨,只有一个人陪着寡言的巴菲特,他就是后来创建“E--龙网”的唐越。

巴菲特13岁在高球场当球童,投资致富是他年轻时的梦想,求婚时他对未婚妻只讲了一句话:“相信我,我会成为富人”。做投资的钱从哪里来?于是他发现了一 个商业模式,保险公司收的保费解决了长期资金的来源,而且不用付利息,还有保费收益,这是比银行还便宜的融资工具。收购了伯克夏。哈撒韦公司后,巴菲特如 鱼得水,可以有充足的长期资金进行投资了。伯克夏是一个再保险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巴菲特用公司帐面上的保险浮存金派生出两项投资业务,一是股票 投资,二是股权投资,所以人们可以用三个数字来评价伯克夏的成长业绩,一是伯克夏的市值增长,二是股票投资的收益,三是股权投资的回报。遗憾的是,把这三 个数字比较一下,股票投资的年均回报却是最低的。

在1965-2006年间,伯克夏股票的表现是年平均21.40%,而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的表现只有10.40%。伯克夏股东的分红在65年是每股4 美元,75年还是4美元,85年跳到52美元,95年达175美元,2006年高达每股3,625美元。可见伯克夏大部分投资收益是在1995-2006 年间实现的,而在这一段时间,伯克夏的主营业务从保险扩大到多个领域,股权投资相继进入收割季节。熟悉伯克夏公司业务的人都知道,巴菲特在这10年的主要 决策是股权投资,收购兼并,整合出售,甚至国人熟知的巴菲特投资中石油也是用股权投资的理念决策的,巴菲特说过,我不懂中国,也不懂中石油,但是我懂石 油。所以,巴菲特投资中石油只是投资石油的一种方式,一种更具流动性的方式。我们再用巴菲特2006年给股东的信来做个旁证,伯克夏的投资收益在 1965-2006年的年均增长率是17.9%,其中1995-2006年是31.7%,由此推算,1965-1995年间,投资收益的年均增长率只有 12.8%,而在这个时期,伯克夏的投资收益主要来源于股票投资,股权和买卖股权的投资收益多半发生在1995年以后。

比较了这些数字后,说巴菲特是一个成功的股权投资家更为贴切。伯克夏的主营业务是保险,主营风险是投资,用保险浮存金支持股票和股权两类投资是伯克夏公司 的商业模式,所以更准确地说,巴菲特是在经营一个投资型企业。巴菲特的企业经营模式在中国是违规,用伯克夏商业模式的标准来比较,中国的巴菲特应该是在中 国人寿或中国平安,但是保监会现在还没有核准保险公司投资于非上市的私募股权,也不允许保费收入全额用于投资股票,那么中国的股市中怎么可能有巴菲特的伯 克夏模式呢?当然,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和伯克夏的经营模式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依我所见,在中国股市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是用巴菲特的投资理念选股,用索罗斯的 投资模式操作(因为索罗斯是宏观股市投资人)。这就提出了另一个问题: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是什么?

用股票投资获得暴利的故事来证 明自己是“巴菲特”其实很滑稽,因为巴菲特的股票投资并不追求暴利;用中国的经济增长和资产重估来支持死了都不卖的“价值投资”更是无稽之谈,因为巴菲特 “不会有一毛钱的投资是基于宏观经济预期的”。他一再告戒人们,要从最微观的角度发现投资价值,用最简单的方法感悟市场理性,用最平和的心态扑捉盈利机 会,这三个“最”字就是巴菲特的投资秘诀。所以,要想成为巴菲特的信徒,第一要把电脑扔出窗外,第二永远不要看K线图,第三绝不追随华尔街的分析师。K线 图就是心电图,巴菲特开始分批买进中石油的时候,正是几大投行降级中石油的时候,所以当时有个著名分析师说巴菲特“犯傻了”。巴菲特是一个经常站在股市之 外的股权投资家,股权投资产业追求的是企业的经营价值,而企业的经营价值=管理团队+商业模式。所以,股权投资的成功秘诀是:第一投人,第二投人,第三还 是投人!

其实,不仅中国股市不会有巴菲特,美国股市也没有巴菲特,因为巴菲特总是以局外人的平和心态,用旁观者的常识和知识,看着场内人的贪婪和恐惧。所以他“一 再声称,投资人应当在别人贪婪时自已谨慎,在别人谨慎时变得贪婪”。这里说的“别人”就是股票投资人,所以中国股市中的“巴菲特们”一开始就站错了位置。

(2008年5月30日于广州)

转载潘大文章系列“投资从入门到精通,七本经典书籍推荐”

随着我国股市的复苏、金融深化以及内地居民投资意识的觉醒,各界人士学习投资理论的热情也像股指一样空前高涨,大家都非常渴望能在自己拥有相关基础 理论的前提下进行投资,而不愿意被“忽悠”,也不愿意被各种营销手段给牵着鼻子走。但是,由于我国金融领域的复苏和发展还只是刚刚开始,相关理论目前仅掌 握在像潘大这种少数人的手中。普通居民在学习相关理论的时候,由于缺乏指导,很容易误入歧途,也有一部分人因为学习不得法而中途放弃。在今天的文章中,潘 大就将分“入门”、“高级”和“终极”类,向大家介绍一些有益于正确投资的书籍,投资者可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挑选适合自己的书籍进行阅读。潘大相信,在 读懂这些书籍并树立正确的投资观的前提下,提升自己的投资水平,是容易的。此外,如果大家有其它喜欢的书籍,潘大也欢迎你留言为其他投资者推荐。

  证券投资学习中常见的错误

  一般散户投资者在投资实践中容易出现错误,这点大家都容易意识到。但是大家不容易意识到的是,一般散户投资者在学习时也容易犯错,而且往往是犯路线性的错误,导致作了无用功,甚至产生负的作用。所以,潘大准备在开篇先谈谈学习中的常见错误。

  1. 将错误理论当作正确理论。潘大认为,对于有兴趣研究投资的朋友,不仔细研究资本市场的规律,却去研究一些“技术分析”之类的理论,是不科学的。“技术分析”属于玄学,也就是形而上学。目前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由于投资者知识和经验的日益增多,这套理论已经越来越缺乏市场,但在中西部仍具有一定的生命力。
  2. 将时尚读物当作严谨理论。如《货币战争》这本书,就基本属于休闲读物的类型,但是有的投资者将其中的叙述当作严谨理论,这是不正确的。
  3. 钻研非主流投资理论。事实上,在市场经济国家,主流投资渠道只有两种,即股票和债券,或间接投资股票和债券,如投资共同基金方式。有的投资者,喜欢刻苦钻研非主流投资理论,如邮票、古玩、黄金地产等,这是不正确的。由于这些理论适用性狭窄,导致学习该理论的效用小;相反,股票和债券投资,适用性广,且终身受用。
  4. 钻研特殊现象,不学习一般规律。有的投资者,基本经济学理论不愿意学(其实也就一至二本书而已),却花大量时间钻研某些著名投资者的投资风格和理论,如巴菲特的书籍,潘大认为这是一种急于求成心态的表现,事实上效果也往往不是很理想。
  5. 妄图战胜市场。有的投资者学习的目的是要“战胜市场”,这是不正确的。事实上,你不用战胜市场,你只需要战胜市场中的大部分投资者即可。妄图战胜市场,只会导致学习进入死胡同,并不会导致其它积极结果。

  证券投资入门书籍

  一、《经济学原理》,第四版,曼昆(N. Gregory Mankiw)著,梁小民译

《经济学原理》,第四版,曼昆(N. Gregory Mankiw)著,梁小民译

《经济学原理》,潘大评级:★★★★★

去当当网:购买微观分册购买宏观分册

去卓越网:购买微观分册购买宏观分册

  《经济学原理》(Principles of Economics)分上下两册,包括宏观经济学分册和微观经济学分册,该书是论述西方经济学原理的一本极为畅销的书,也是一本经典的经济学教材。潘大认 为,这本书论述原理简明扼要,没有任何高深的部分,无基础的人完全可以轻松看懂,故此向各位投资者大力推荐。此外,与国内的西方经济学书籍相比,该书的一 个重要特点就是案例多,阅读的时候并不会有很累的感觉,相反,你会觉得它非常生动,会很想一口气阅读完。此外,该书的译者梁小民,也是著名的经济学者,翻 译质量非常高。

  潘大认为,任何要独立操作股票的人,都必须懂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并根据经济学原理进行独立判断。事实上,不懂经济学基本原理,必然导致被“忽悠”,这是不以个人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如果连质疑都不能提出,能不被忽悠吗?

  二、《股市趋势技术分析》,第九版,Robert D. Edwards等著,郑学勤等译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第九版,Robert D. Edwards, John Magee著,郑学勤等译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潘大评级:★

去当当网购买去卓越网购买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Technical Analysis of Stock Trends),是技术分析类书籍中的一本经典著作。有的投资者可能有疑问了,你潘大刚才不是批判了技术分析吗,怎么现在又在推荐了呢?这个问题问的好, 事实上,潘大就是将其作为反面教材推荐的。如果要说技术分析有什么好,潘大认为只有一点好,那就是你根据技术分析选股,好歹是听自己的,比听别人的忽悠买 卖股票要来的强。如果投资者一定要学技术分析,潘大也不建议你直接去看某某高手的书,可以考虑先读读这本技术分析派推崇的经典书籍,没有基础就开始读高手 的书,效果并不大。

  潘大认为,大家没有必要去辩论技术分析到底有没有用这个问题。巴菲特在批判技术分析时就曾说过:“如果过去的所有历史都可以放入赛局里面的话, 最富有的人将会是图书管理员。”(If past history was all there was to the game, the richest people would be librarians.)此外,几乎所有的学者都不认可技术分析。郎咸平在《财经郎闲评》节目中也直接批评过技术分析,称其“要笑掉大牙的”,几乎所有正 统教科书在提及技术分析时也均是作为反面案例。所以,您不要和潘大辩论这个问题,要辩论,找巴菲特、郎咸平去吧。

  证券投资高级书籍

  一、《投资学》,第六版,Zvi Bodie等著,朱宝宪等译

《投资学》,第六版,Zvi Bodie等著,朱宝宪等译

《投资学》,潘大评级:★★★★

去当当网购买去卓越网购买

  《投资学》(Investments),是一本讲述基本投资原理的经典书籍,机械工业出版社引进该书后,销量很不错。这本书不是很厚,论述的都 是有关投资的最重要的原理,适合时间紧张的投资者学习。该书讲解了证券分析理论、财务报表分析、投资组合理论、资本市场均衡、债券和衍生品市场以及如何进行积极的资产组合管理等,这些都是最重要的投资理论,没有半句废话。此外,该书讲解的原理也是基金经理、分析师等使用的一般原理。基金经理怎样分析行业?怎样配置投资组合?怎样分散非系统性风险?通过阅读该书,您会对此有一定的了解。

  二、《财务会计》,第十版,Clyde P. Stickney等著,刘华伶等译

《财务会计》,第十版,Clyde P. Stickney等著,刘华伶等译

《财务会计》,潘大评级:★★★

去当当网购买去卓越网购买

  《财务会计 - 概念、方法与应用》(Financial Accounting - An Introduction to Concepts, Methods, and Uses)是一本论述财务会计基本原理的书籍,该书不但介绍了三大报表的编制方法,而且有专门内容告诉大家如何分析三大报表。潘大认为,上市公司所有公开 信息的精髓就在于其财务报表,掌握好财务分析这个强有力的工具,必能提升投资者的掌握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能力。此外,该书还专门论述了不同会计准则导致报 表差异的原因,相信对于投资港股的朋友会特别有帮助。

  三、《公司理财》,第六版,罗斯(Stephen A. Ross)等著,吴世农等译

《公司理财》,第六版,罗斯(Stephen A. Ross)等著,吴世农等译

《公司理财》,潘大评级:★★★★★

去当当网购买去卓越网购买

  《公司理财》(Corporate Finance)是一本站在上市公司财务部门管理者的角度分析相关金融理论的书籍。包括上市公司如何应用净现值(NPV)法作出投资决策、如何发行证券、 如何进行融资、如何确立资本结构等。这本书比较厚,但是并不难,案例也很多,是潘大高度推崇的一本书籍。为什么推崇它?因为它把很多问题讲的很透彻、很详 细,且在论述一个问题时,往往包含各个学派的各种不同观点供阅读者参考。万科A(000002)增发到底是不是实现了股东利益最大化?中国船舶(600150)的整体上市为何引起股价的大幅上升?您别去看媒体的吵来吵去,读了这本书,就全明白了。

  证券投资终极书籍

  一、《资本论》,卡尔·马克思(Karl Marx)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

《资本论》,卡尔·马克思(Karl Marx)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

《资本论》,潘大评级:★★★★★

去当当网:购买第一卷购买第二卷购买第三卷

去卓越网:购买第一卷购买第二卷购买第三卷

  《资本论》(Das Kapital)是马克思的著名著作,该著作揭示了资本运行的一般规律,是一部融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为一体,博大精深的百科全书,是人类思想 史上不朽的理论丰碑。潘大认为,读懂了《资本论》是受用无穷的,事实上,很多企业家喜欢阅读和研究《资本论》,倒是打工的人不爱读。这本书阅读的难点并不 仅在理论部分,而更在于马克思在书中所举的例子,这些例子大多是19世纪欧洲的案例(主要是德国),大家可能读起来会感到非常陌生,推荐有理论功底的人阅 读。此外,这套书是烫金的,装帧精美,暂时读不懂,摆在书房里,也是非常漂亮的。

  二、《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著,高鸿业译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著,高鸿业译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潘大评级:★★★★

去当当网购买去卓越网购买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著作,这本书的发表,也代表着宏观经济学的创立。潘大要特别说明的是,凯恩斯本人就是投资高手,通过股市赚大发 了,什么经济学家都不会炒股这种说法很显然是站不住脚的。《通论》这本书虽然出版70年了,但对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政策也还有着深远影响。可以讲,没有 《通论》,就没有国家的宏观调控,也没有经济过热时国家的加息加税政策,这些也都是潘大将其列为终极书籍的原因。另外,该书译者高鸿业,也是我国的著名经 济学者之一。

  综上,潘大认为,以上书籍均 是有利于促进投资者提升投资能力的优秀书籍,适合不同层次的投资者阅读,本文也是应一些投资者朋友的要求而写,写的比较泛,未来如有机会潘大将给各位投资 者详细点评更多具有价值的好书。有的投资者可能会问,能不能重点推荐一本书供我先购买阅读?潘大认为,没有任何经济学基础的投资者首先阅读《经济学原理》 是非常理想的选择,目前国内找不到第二本比它更适合新手的书籍了;对于有一定基础的投资者,潘大则建议通过阅读《公司理财》进阶,该书的理论非常全面,且 适合摆在案头随时查阅。最后,祝各位投资者阅读愉快!

转载潘大文章“学习巴菲特投资思想的经典书籍”

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曾经表示,中国新富阶层最热门的话题就是谈佛和谈巴菲特,现实情况也确实如此。但是潘大认为,大多数中国投资者对巴菲特的热衷只 是叶公好龙,他们并不遵循巴菲特的投资哲学,而更加热衷于寻求一夜暴富的法门。他们在口头上崇敬巴菲特的同时,却无时无刻不在实践着百分之百反巴菲特的行 动。但即使如此,仍有一群思维卓越领先的投资者已经开始学习巴菲特的书籍著作,并在长期中获得了良好的投资回报。学习巴菲特的投资思想,既可以全面的学,也可以结合当前的形势、任务、中国股市的实际情况,选学有关的内容。潘大认为,学习巴菲特的著作,要带着问题学,要善于活学活用、急学先用,要反复学习巴菲特的许多基本观点,有些警句最好要背熟,要反复学习、反复运用,在“用”字上狠下功夫。巴菲特的投资思想一旦为广大投资者所掌握,就会变成无穷无尽的财富,变成威力无比的股市印钞机。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Warren Buffett著,陈鑫译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Warren Buffett著,陈鑫译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潘大评级:★★★★★

去卓越网购买去当当网购买

  机械工业出版社翻译出版的《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股份公司教程》这本书,收录了巴菲特历年致股东的信。由于伯 克希尔·哈撒韦(Berkshire Hathaway)公司每年都会给股东写一封信,很多致股东信年代久远难以获得,但都可以在该书中找到。投资者也容易从书中发现,巴菲特的投资风格是多年 一贯的,并被事实证明有效,这是其获得业界信任的主要原因。巴菲特致股东的信是摩根大通推荐给百万富翁的十本必读书之一,也是中文领域关于巴菲特投资书籍 中累计销量最大的一本。

  《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习惯》,Mark Tier著,乔江涛译

《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习惯》,Mark Tier著,乔江涛译

《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习惯》,潘大评级:★★

去卓越网购买去当当网购买

  《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习惯》(The Winning Investment Habits of Warren Buffett & George Soros)是中信出版社,也就是《货币战争》的那个出版社,引进的一本关于巴菲特的著作。 当然了,巴菲特和索罗斯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名人,把他们两人放在一起,获得较高的销量也就是一件不值得奇怪的事情。该书总结出了巴菲特和索罗斯的23个投 资制胜的习惯。当然,潘大认为其中一些罗列可能是凑字数的,也有一些罗列并不见得准确,投资者在学习时最好结合《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一起阅读。

  《巴菲特之道》,Mary Buffett等著,欧冶译

《巴菲特之道》,Mary Buffett等著,欧冶译

《巴菲特之道》,潘大评级:★★★

去卓越网购买去当当网购买

  这本书是2008年出版的新书,作者Mary Buffett是巴菲特的前任儿媳妇。她与巴菲特的二儿子Peter Buffett于1993年离婚后,就写了很多的关于巴菲特的书,这本书是最新一本。Mary Buffett总结了巴菲特的五大成功之道,包括:投资之道、财富之道、经营之道、职业之道和人生之道。这本书主要不是讲怎样投资,而在于探索巴菲特的财 富和人生哲学,特别适合女性投资者阅读。

  《巴菲特传》,Roger Lowenstein著,蒋旭峰等译

《巴菲特传》,Roger Lowenstein著,蒋旭峰等译

《巴菲特传》,潘大评级:★★★★★

去卓越网购买去当当网购买

  《巴菲特传: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Buffett: The Making of an American Capitalist)是2008年中信出版社引进的新书,英文原著在amazon的评分为5分。巴菲特的好朋友比尔·盖茨认为,关于沃伦·巴菲特和他投 资策略的书很多,但这本是最值得读的。这本书从巴菲特在故乡奥马哈的童年写起,到其追随格雷厄姆的故事,然后是创业和收购伯克希尔·哈撒韦,等等,一直写 到今天。潘大认为,这是巴菲特粉丝必读的一本书。《巴伦周刊》认为这本书的特点在于使得巴菲特的神秘故事更加引人入胜,而且增添了许多形象生动的真实色 彩。

  需要注意的是,市面上名为《巴菲特传》的书多如牛毛,但是有些是中国人写的,是野史。各位投资者在买的时候可不要买错了哦。

  《证券分析》,Benjamin Graham著,邱巍等译

《证券分析》,Benjamin Graham著,邱巍等译

《证券分析》,潘大评级:★★★★★

去卓越网购买去当当网购买

  格雷厄姆是著名证券投资专家,而巴菲特则天才地、创造性地、全面地继承、捍卫和发展了格雷厄姆的投资理论。巴菲特就是看着《证券分析》 (Security Analysis)这本书长大的,因此这本书卖了半个多世纪仍经久不衰。如果有投资者想成为“中国的巴菲特”,那这本书就是必读。

  《证券分析》这本书的英文版的序是巴菲特本人亲自写的,可见这本书真是巴菲特中的巴菲特。巴菲特在英文版的序言中表示,这本书是他57年以来一 直遵循的投资之道(A road map for investing that I have now been following for 57 years)。

  潘大还要告诉各位投资者,这本书在新华书店已经全面下架了,仅在网上书店还有少量存货可以买到,要买的投资者请赶快下手。有的人要问,这么畅销 的书,为什么不卖了呢?潘大不妨告诉你原因:这本书中文版的序言是前不久犯了事的国开行王益老千岁写的,你说这样的书还能继续印吗?所以啊,这本书现在是 卖一本就少一本咯,不买就后悔!

  总而言之,潘大认为:巴菲特的书投资者最爱读,读完书炒起股劲头足;一边读来一边儿想,只觉得心里头热呼呼;巴菲特的真理金光闪,一把钥匙打开了千把锁;深刻的道理要细心领会,千遍那个万遍哟下功夫!

Thursday, August 28, 2008

转载潘大文章系列“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rivate Equity)的运作原理”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rivate Equity,简称PE)是目前国内热门的话题,大部分投资者可以讲对其既熟悉又陌生。对其熟悉,是因为当前广大媒体对私募股权基金的追捧,特别是中投公 司(筹)决定投资黑石基金后,媒体通过各种渠道对受众进行的狂轰滥炸。对其陌生,是因为目前国内多数投资人,对其基本运作方式以及其与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等 概念的区别并不清楚。鉴于当前国际国内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表现活跃,第一财经也于28日晚的《会见财经界》栏目中播出了《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秦朔对赛富亚 洲首席合伙人阎焱的专访。在本文中,潘大将准备就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基本知识以及一些周边话题与各位投资人探讨,相信投资人在阅读了本文后,将对黑石The Blackstone Group, NYSE:BX)、赛富SAIF)、凯雷The Carlyle Group)、红杉Sequoia Capital)等PE的运作原理会有更进阶的了解。

  什么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

  私募股权投资,即Private Equity,简称PE,是指投资于非上市股权,或者上市公司非公开交易股权的一种投资方式。私募股权投资的资金来源,既可以向社会不特定公众募集,也可 以采取非公开发行方式,向有风险辨别和承受能力的机构或个人募集资金。由于私募股权投资的风险较大,信息披露不充分,故往往采取非公开募集的形式。近年 来,出于对流动性、透明度和募集资金的考虑,上市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数量有所增多,今年6月22日在纽交所上市的黑石集团就是一个例子。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是企业股权而非股票市场,即它购买的是股权而非股票,PE的这个性质客观上决定了较长的投资回报周期。私募股权基金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退出:一、上市(IPO);二、被收购或与其它公司合并;三、重组。投资者需注意,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与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也就是股民常讲的“私募基金”)是两种名称上容易混淆,但实质完全不同的两种基金。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主要组织形式是有限合伙制(Limited Partnership),其中私人股权投资公司作为普通合伙人,基金整体作为有限合伙存在。基金主 要从有限合伙人处募集款项,并由普通合伙人作出全部投资决策。基金在其存续周期中一般会作出15项到25项不同的投资,每项投资的金额一般不超过基金总金 额的10%。普通合伙人报酬的主要来源是基金管理费,另外还包括业绩佣金。一般情况下,普通合伙人可获得基金总额2%到4%的年度管理佣金以及20%的基 金利润。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回报率常超过20%,如从事杠杆收购或早期投资则回报率有望更高。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能获取较高收益的原因

  潘大认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之所以能获取较高的收益,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不仅仅提供狭义的货币形态资本,其同时也提供企业家才能(Entrepreneurial Talent)这个生产要素。在不考虑其企业家才能的情况下,单纯地用货币形态资本做除数,得出的收益率就会较高。私募股权基金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要介入 公司的管理,而不仅仅是帮助被投资人获得发展所需的货币资本。PE在介入后,会利用自身管理学、金融学、市场学等多层次的专业知识帮 助被投资企业稳健有序地发展,而这部分管理技能是很多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企业的管理层所不具备的。这种类型企业的管理层,多数属于技术方面“高手”和“专 家”,但是对企业管理基本上是狗屁不通的。企业如长期被这种类型的管理层所控制,不仅不能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反而会起到阻碍作用。在中国,这种例 子举不胜举,像五笔字型的发明人王永民、金山的雷军、豪杰的梁肇星等,无不是在技术、市场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丧失了行业的领先地位。潘大认为,上述情况的发生,就是缺乏PE对其修理的原因。正面例子当然就是盛大娱乐Shanda Entertainment, NASDAQ:SNDA)了,盛大经过PE的修理,不仅在纳斯达克上了市,而且公司治理也今非昔比。

  私募股权基金能获取较高收益的第二个原因就是成功地将资本与企业家才能这两项生产要素有机的结合了起来,产生了1 + 1 > 2的效果。20世纪初期,资本与劳动力这两项生产要素的紧密结合是促进当时生产力飞跃的一个重要原因,典型的案例包括效率工资(福特汽车首创)、员工持股 计划等。在21世纪初,资本与企业家才能这两项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再次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其中一个重要体现就是PE的兴起。

  三一重工执行总裁向文波为什么要炮轰凯雷收购徐工案

  作为今天文章的案例,潘大准备和各位投资人谈谈凯雷收购徐工(000425)的事情。凯雷是较早进入中国内地的PE,但是长期不为群众所熟知。但是,自从去年其收购徐工的方案被三一重工(600031)执行总裁向文波炮轰后,凯雷变得人尽皆知并成为投资人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向文波炮轰凯雷收购徐工案深层次的目的是什么,这个事件又将对三一重工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潘大今天就与各位投资者聊聊这个话题。

  相信对重型机械类上市公司有一定研究的投资人都清楚,目前中国的工程机械行业处于非常难得的“战略机遇期”;这个机遇期一过,行业内各公司的市 场份额和行业地位就将处于相对稳定的阶段。潘大认为,凯雷并购徐工,给徐工补充资金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其介入徐工的管理后将极大地提升徐工集团的治理水 平,这将为三一重工创造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并极大地损害三一重工的战略利益。至于向文波言论里提到的害怕外资控制了中国工程机械制造业,潘大认为是站不住 脚的。私募股权基金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其必然会在未来以某种方式退出并获取利益;而在PE退出时,交给社会公众投资人的是一个管理模式先进、制度设计严密、 赢利能力优良、发展稳健可持续的公司。向文波此番举着民族主义的大旗发表的言论,其本质是忽悠大部分国人不懂得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基本运作原理。

  但是从三一重工股东的角度讲,又不得不佩服向文波的国际化思维和高超的媒体公关能力,正是因为向文波的成功搅局,三一重工获得了几十年难遇的发展机遇。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不少QFII入驻三一重工前十大流通股东,而三一重工的股价也一路走高。这个案例充分证明了潘大一贯宣扬的QFII投资战略优于本土机构的观点。对于新入市的中小股民,潘大愿意再一次不厌其烦地讲,跟庄也是要跟对才有的赚,跟QFII要优于跟国内基金。

  鉴于三一重工管理层能力优秀、公司战略清晰、业务发展稳健、竞争对手弱势,潘大要旗帜鲜明地给予其增持评级。当然,这并不代表构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投资建议。今天就先谈到这里,欢迎各位投资者继续关注潘大财经专题站

转载潘大文章系列“中国能否成为私募股权投资的天堂”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rivate Equity, PE)进入中国有一段时间了,但只有在2006和07年金融业整体大发展的时期才开始被居民所认识。潘大认为,私募股权投资在中国的发展与中国全球化进程 和金融自由化基本是同步的。早期,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主要来源于海外,投资企业的目的也是为了在海外上市。这一时期的私募股权投资者往往隐匿于幕后不为人所 熟悉,本地媒体也往往热衷于报导完成海外上市的企业是如何的风光,他们更加关注拥有巨额账面财富的所谓“首富”们,而对真正赚取了真金白银的PE们却采取 忽略的态度。目前,中国私募股权投资产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中期阶段,本土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开始崛起,拥有政府背景的私募股权投资人也开始出现,上市目的地也 不再局限于海外。中国私募股权投资产业将如何演进,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通过阅读本文,相信投资者能对此有一个概要性的了解。

  私募股权基金常见的三种类型

  一、风险投资基金(Venture Capital)。投资于高风险的初创企业,投资人往往要求极高的投资回报率。

  二、成长型基金(Growth Capital)。即狭义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rivate Equity),投资于成长期企业的未上市股权。

  三、杠杆收购基金(Leveraged Buyout, LBO)。特点是杠杆融资,投资于成熟企业的已上市股权,通过私有化、裁员、重组、拆分上市等多种形式提升公司价值后将其卖掉套现。

  除上述三种形式的私募股权基金外,还有包括夹层资本(Mezzanine Capital)、地产资本(Real Estate)、困境资本(Distressed)、基建资本(Infrastructure)、能源资本(Energy)等多种多样的形式。

  美国私募股权投资为何陷入低谷

  次贷危机发生前,美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曾经一度异常繁荣。在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私募股权投资陷入了低谷。这使得有的投资者对中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发展产生了同样疑问:中国新兴的私募股权投资行业会否步美国的后尘?潘大的观点是否定的。

  前期美国私募股权投资繁荣主要是杠杆收购的盛行。杠杆收购就是PE收购已上市企业股权完成私有化,通过一系列的注资、重组、拆分、裁员等动作后,把企业的各项财务指标搞的漂漂亮亮的,然后再次上市后高价卖掉。

  美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陷入困局,主要是因为杠杆收购的运作模式在次贷危机爆发后遭遇挑战。由于中国资本市场并不发达,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运作也并未进化到以杠杆收购为主,因此将当前中国私募股权行业和美国私募股权行业做简单的类比,得出的结论是不正确的。

  目前中国私募股权投资的热度虽然不如2007年,但是比起美国的情况还是要好的多。

  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机遇

  未来创业板的推出将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平台。以中信证券(600030)为例,中信证券控股的中信产业投资基金就已经在今年年中获得证监会和发改委的批文。事实上,在此之前中信证券就早已开始储备创业板IPO相关资源。中信产业投资基金不仅可以通过IPO后套现盈利,更可以实现与中信证券承销部门之间的协同效应,可谓一箭双雕。除中信证券外,各大券商也都储备了创业板方面的一些资源,未来创业板的推出将成为中国私募股权投资产业的催化剂。

  另外一部分私募股权投资者则集中于大中型企业,着眼于被投资的公司未来A股上市后退出。如政府背景的渤海产业投资基金、中信证券的金石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海通证券的海富产业投资基金等。这部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本身就可以促进被投资企业的上市进程。举例来说,渤海产业投资基金入股成都银行,可以迅速提升该行的资本充足率等指标,使其达到上市要求。此外,有知名投资者的入驻,也将使得被投资公司吸引其它方面投资更加容易,也就是说,投资者具有扎堆的习惯

  还有一部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寻求被投资企业的海外上市。这部分PE一般有一定的海外背景,如赛富、红杉、凯雷等。它们在运作方式上与本土PE最大的区别是要为被投资企业设立离岸的控股公司,这与其海外上市的目的是相一致的。

  近年来制度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日益完善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中国大行其道的原因之一,包括《合伙企业法》的修订、创业板的筹备、以及加入WTO后 一些行政法规限制的取消等。中国有大量的优质企业还处于未上市阶段,大量的初创企业需要获得资本加速发展,这些都是中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发展的积极因素。

  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杠杆收购等形式的PE还难以大量涌现。也就是说,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是不会超越资本市场自身发展阶段的。

  私募股权投资行业不为人知的秘密

  一、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不投资顶级的企业

  我们经常在媒体上看到说某某企业为了证明自己好,喜欢宣称自己得到了VC或者PE的多少多少投资,这是很荒谬的。

  顶级企业的股权都是很珍贵的,不会卖给PE。此外,顶级企业也不存在缺现金的问题,怎么会要求爹爹告奶奶的央求别人注资呢?

  因此,PE或者VC投资的企业,只会是良好的或者是优秀的,绝对不会是顶级的。当然,也会有很大一部分是垃圾的。PE,特别是VC,投资的成功率并不高,这点大家要搞清楚。

  赛富的阎焱去年在一档媒体访谈时就抱怨过,真正好的企业不卖股权给他。对这个说法有质疑的人,你们认为阎焱的这个表述够权威吧。

  二、CEO身份的蜕变

  有的人认为接受PE注资是一件很光辉的事情,其实不然,CEO一旦成为少数股东,他的日子就会很不好过。

  当PE成为了大股东后,公司就不再属于企业创始人,企业创始人往往会面临董事会的极大压力。CEO干的好则罢,如若干的不好,还可能面临被扫地出门的惨淡下场。新浪的王志东,不就被逐出家门了么?看着自己一手创办的企业落入他人之手,内心将是何等的百感交集。

  PE和VC注资的同时,往往会与企业管理层签订极为苛刻的协议。前段时间唐俊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不就报料说,马云与雅虎的那个协议是如何的不平等么?所以,投资者还是应客观看待成名企业家在镁光灯下的风光。事实上,接受PE注资的CEO们,更像是为别人养儿子,而不是养自己的儿子,这种心情旁人是难以理解的。

  所以,大家一定要意识到PE注资后CEO身份的蜕变,不要被媒体宣传牵着鼻子走。事实上,这些CEO在媒体上的发言,往往并不代表自己内心的想法,也并不是自己处境的真实写照。

  三、PE搞长期投资是迫不得已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长期投资实在是迫不得已,如果有可能,PE也并不排斥短期获利了结。

  以盛大的案例来说,当初软银投资盛大4000万美元,只经过了不到2年,就获得5.6亿美元的回报并退出。相比之下,很多PE的投资周期要远远长于软银投资盛大的案例。

  PE的长期投资,是由于行业本身属性决定的。PE往往需要等企业盈利好转,能够在市场上卖个好价钱后,才会作出上市的决定,而这个周期往往会比较长。但是,如果有短期获利的可能,为什么要拒绝呢?

  所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宣称的所谓长期投资理念,纯属无稽之谈。PE长期投资,是由于行业属性决定的,如有短期获利的机会,它们也绝不排斥。

Thursday, July 17, 2008

emacs下: cscope 安装及使用

在emacs下当然也想用这个功能.

(1) 首先到 http://cscope.sourceforge.net下载cscope
(2) 安装:
tar -zxf cscope-xx.x.tar.gz
cd cscope-xx.x
./configure
make
make install
然后把contib/xcscope/目录下的cscope-indexer复制到PATH目录比如/usr/local/bin

(3) 配置
接着whereis emacs 看下emacs安装在哪里,
cscope-xx.x目录下的 contrib/xcscope/xcscope.el文件拷贝到/usr/share/emacs/site-lisp/目录下面.
cp contrib/xcscope/xcscope.el /usr/share/emacs/site-lisp/

在.emacs文件中添加
(require 'cc-mode)
(load-file "/usr/share/emacs/site-lisp/xcscope.el")
(require 'xcscope)

(4) 生成索引文件

要使用cscope的强大功能,首先需要为我们的代码生成一个cscope数据库。生成数据库很简单,在我们的项目根目录运行下面的运行
cscope -Rbkq
会生成三个文件:cscope.out, cscope.in.out, cscope.po.out。其中cscope.out是基本的符号索引,后两个文件是使用"-q"选项生成的,可以加快cscope的索引速度。

参数意义如下:

-R: 在生成索引文件时,搜索子目录树中的代码
-b: 只生成索引文件,不进入cscope的界面
-k: 在生成索引文件时,不搜索/usr/include目录
-q: 生成cscope.in.out和cscope.po.out文件,加快cscope的索引速度
-i: 如果保存文件列表的文件名不是cscope.files时,需要加此选项告诉cscope到哪儿去找源文件列表。可以使用“-”,表示由标准输入获得文件列表。
-I dir: 在-I选项指出的目录中查找头文件
-u: 扫描所有文件,重新生成交叉索引文件
-C: 在搜索时忽略大小写
-P path: 在以相对路径表示的文件前加上的path,这样,你不用切换到你数据库文件所在的目录也可以使用它了

Cscope只在第一次解析时扫描全部文件,以后再调用cscope,它只扫描那些改动过的文件,这大大提高了


Cscope生成索引的速度。

在缺省情况下,cscope在生成数据库后就会进入它自己的查询界面,我们一般不用这个界面,所以使用了“-b”选项。如果你已经进入了这个界面,按CTRL-D退出。


Cscope在生成数据库中,在你的项目目录中未找到的头文件,会自动到/usr/include目录中查找。如果你想阻止它这样做,使用“-k”选项。
Cscope缺省只解析C文件(.c和.h)、lex文件(.l)和yacc文件(.y),虽然它也可以支持C++以及Java,但它在扫描目录时会跳过 C++及Java后缀的文件。如果你希望cscope解析C++或Java文件,需要把这些文件的名字和路径保存在一个名为cscope.files的文 件。当cscope发现在当前目录中存在cscope.files时,就会为cscope.files中列出的所有文件生成索引数据库。

find . -name "*.h" -o -name "*.c" -o -name "*.cc" -o -name "*.cpp" -o -name "*.hpp" > cscope.files

cscope -bkq -i cscope.files

(5) 在代码中穿梭

查找函数或者变量 c-c s s
查找函数或变量的定义 c-c s g
查找函数在哪里被调用了,c-c s c
查找该函数调用了哪些函数 c-c s C
查找到的函数上次出现的位置 c-c s p
查找到的函数下次出现的位置 c-c s n

Friday, May 30, 2008

OIL HAS REACHED A TURNING POINT

Oil prices at this level take us into a new world – “Break Point” – where the question is not only “how high can the price go?”, but also “what will be the response?” Is this the point at which oil begins to lose its almost total domination in transport?

Yes, the current high oil price may be a demand shock triggered by what had been several years of excellent global economic growth, and thus more benign than supply shocks caused by 1970s-style disruptions. It is amplified by a dollar shock caused by the fall in the dollar and by the embrace by financial investors of oil (and other commodities) as an asset class.

What is now unfolding is an oil shock. The fact that the world could take $80 in its stride in the context of strong economic growth does not mean that a price that is 60 per cent higher at a time of a credit crunch will be so easily assimilated. The economic toll is mounting. Airlines are certainly in shock as they start charging for checked luggage to find a way to pass on their biggest cost. Carmakers are reeling. Retailers are tracking the shrinking wallets of their customers. The rising prices for food reflect, in part, the impact of higher energy costs.

Oil supply, one might think, should be responding. Yet there are three obstacles. The first is time. These high prices have not been around all that long and development of new supplies takes many years. The second is access to new resources. And the third factor is what is happening to costs. The public focuses on the price at the pump, but the oil industry is preoccupied, and indeed somewhat stymied, by how rapidly their own costs are rising – far exceeding the rate of general inflation. The latest IHS/Cambridge Energy Research Associates (Cera) Upstream Capital Cost Index – the consumer price index for the oil field – shows that costs for developing a new oil or natural gas field have more than doubled in four years. Some costs have risen even more: a deep-water drill ship might have cost $125,000 per day to rent four years ago. Today it goes for more than $600,000 per day – if you can find one.

Everything is in short supply – people, equipment, engineering skills. Because of the contractions that came with the price collapses of 1986 and 1998, there is a missing generation in the oil industry. More than half the petro- professionals are less than 10 years away from retirement. A petroleum engineer graduating this year is likely to receive a higher starting salary than an Ivy League graduate going to Wall Street. This competition for people and equipment has driven up costs dramatically. These costs and shortages are now causing delays to new projects.

Demand is already responding to the new prices except in those parts of the world where retail fuel prices are controlled or subsidised. What can be done to improve the supply picture? The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s work on future supply is getting attention. But the IEA's message is not that the resources are not there. Rather it is the likely risk that the required investment will be “deferred” – will not take place in a timely way – because of these rising costs and because governments restrict access or postpone decisions.

This underscores the basic need during an oil shock – to encourage the timely investment that will relieve the pressures. That means encouraging efficient decision-making by resource-holding countries and facilitating complex projects that bring on new supplies. An example of the difference engagement can make is the support the US administration gave to the Baku-Tblisi-Ceyhan pipeline. Without that new 700,000 barrels a day capacity pipeline we would not have that additional oil flowing to the Mediterranean.

The impact of rising oilfield costs and the importance of encouraging investment need to be taken into account when considering a “windfall profits” tax or other new taxes. However attractive politically, the effect would be to constrain investment and to lead to lower production levels than would otherwise be the case.

Two years ago, Cera created its Break Point scenario, to explore how supply disruptions and delayed development would lead to $120-$150 oil. What was not fully anticipated was the impact of rapidly rising costs. Not anticipated at all was a falling dollar and how it has stimulated a rush by investors into oil. The real question in the scenario was what would be the response to such high prices. Could oil lose its traction?

That answer is already unfolding – in terms of public policy, technology, consumer response and corporate strategies. At the end of 2007, as oil was heading towards $100 for the first time, the US Congress passed the first bill requiring an increase in automobile fuel efficiency in 32 years. Consumers now want to buy fuel efficiency not sport utility vehicles. Hybrids are going from fringe to mainstream and a concerted assault has been launched on the problems of battery technology.

While the backlash against biofuels has gained in intensity with rising food prices, biology is now engaged with the energy business as never before; and biofuels will be a growing part of the motor fuel pool. If “Ethanol” was a country, it would have been ranked number five last year among countries in terms of production growth.

The break point is already here. Oil is in the process of losing its almost total domination in ground transport. It is not going to fade away soon – such is the scale of its use and convenience, it will retain a dominant position for many years. But it will share the transport market with other sources as never before, reinforced by a new drive for fuel efficiency.

【转载】石油市场已达“临界点”

作者:剑桥能源研究协会丹尼尔•尤金(Daniel Yergin)为英国《金融时报》撰稿

目前的油价水平将我们带入了一种新境地:“临界点”(Break Point)。现在的问题,不仅仅是“油价会攀升到什么高度?”而且还有“它将会导致什么样的反应?”是不是到了这样一个节点——石油已开始失去在运输业中近乎完全主导的地位?

是的,当前高企的油价可能是几年来全球经济卓越增长引发的一种需求冲击,因此,相比于上世纪70年代那种中断带来的供应冲击,它要更为温和。但美元贬值造成的美元冲击,以及金融投资者将石油(及其它大宗商品)作为一种资产类别进行投资,放大了本轮需求冲击的效应。

现 在逐步呈现出来的,是一次石油冲击。在经济增长强劲的背景下,世界可以从容应对每桶80美元的油价。但这一事实并不意味着,在信贷危机时期上涨60%的价 格会轻易被消化掉。经济代价正在上升。航空业当然受到了冲击,它们开始经过检查的行李收费,以期找到转嫁最大成本的方法。汽车生产商脚步踉跄。零售商在竭 力跟踪顾客日渐缩水的腰包。食品价格的上升,部分反映了能源成本上升的影响。

你也许会想:石油供给方面应该做出反应。不过,这里存在三大障碍。第一个是时间。这些高企的价格形成时间不算很久,而新增供应的开发需要许多年的时 间。第二个障碍是获得新资源。第三个因素是成本方面的现状。公众关注的是油品零售价格,但石油业全神关注,有时甚至感到备受困扰的,是自身成本的上升速度 ——远远超出了总体通胀率。艾曲斯(IHS)公司旗下剑桥能源研究协会(Cambridge Energy Research Associates)的上游资金成本指数(Upstream Capital Cost Index)是油田的消费价格指数。该指数的最新数据显示,过去4年,开发新油田或气田的成本上升了一倍多。一些成本的上升幅度更大:4年前,一艘深海钻 井船的日租金可能是12.5万美元,如今已升至60万美元以上——前提是你能找到。

每一样东西都面临供应短缺:人力、设备和工程技术。由于 1986年和1998年的萧条带来价格的暴跌,石油界出现了一代人的断层。不出10年,一半以上的石油专业人士都要退休。今年,石油工程专业毕业生的起 薪,可能会超过到华尔街上班的常青藤联盟(Ivy League)的毕业生。这种人力与设备上的竞争,使得成本急剧上扬。这些成本和短缺目前正在延误新项目的建设和投产。

除了世界上那些燃料 零售价格受到控制或补贴的地区,需求方面已经对新价格作出了反应。要改善供应状况,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国际能源总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在未来供应方面的工作正在引起关注。但国际能源总署传递的信息,并不是资源不存在。而是可能出现这样一种局面:由于各种成本的上升,以及各 国政府限制石油获取或是推迟决策,导致所需投资遭到“拖延”——不能及时进行。

此事突显了遭受石油冲击期间的基本要求:鼓励可以缓解压力的 及时投资。这意味着鼓励资源所有国进行高效决策,为能带来新供应的综合项目提供便利。关注能带来不同的一个例证是,美国对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 (Baku-Tblisi-Ceyhan)输油线路的支持。没有这条日输油70万桶的新管线,我们就不会有这些额外的石油流入地中海地区。

在考虑征收“暴利税”或其他新税种时,需要想到油田成本不断上升的影响,以及鼓励投资的重要性。无论这些税种在政治上多么有吸引力,其效果都会是限制投资,导致生产水平低于不征税时的情况。

两 年前,剑桥能源研究协会建立了自己的“临界点”设想,以此探究供应中断和开发延误如何将导致油价升至120至150美元。它当时没有完全预想到成本快速上 升的影响,而且根本没有料到美元会贬值,并因此刺激投资者纷纷转向石油。这个设想中的真正问题是:人们会对如此高的价格做出何种反应?石油会不会失去魅 力?

从公共政策、技术、消费者反应和公司战略来看,问题的答案已经开始显现。2007年末,当油价首度冲击100美元时,美国国会通过了 32年来首部要求提高汽车燃油效率的法案。消费者现在想买的是节油型车辆,而不是运动型多功能车。混合动力车正从边缘地位迈入主流,针对电池技术问题的协 同作战也已经展开。

尽管随着食品价格的上升,生物燃料遭到了更强烈的反对,但生物技术介入能源业务的程度已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生物燃料将会越来越多地成为汽车燃料的组成部分。如果“甲醇”是一个国家,那么按产量增幅计算,这个国家去年可以在世界各国排名第五。

“临界点”已经到来。石油正在失去在地面运输中几近完全主导的地位。它不会很快消失——它是如此便利,使用范围如此之广,因此主导地位还会继续维持许多年。然而,对燃料效率的追求会巩固其他能源的地位,让它们在运输市场上以前所未有的态势与石油分足鼎立。